数字报
“检察+N”破解未成年人犯罪矫治难题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你们看看,这孩子笑得多灿烂,他最近经常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并与老人家们聊天,逗得大家可开心了。”近日,肇庆市骄阳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拿着刚完成附条件不起诉帮教考察的未成年人小峰(化名)的照片给检察官看。

西江日报记者 李考考 通讯员 李豪 余晓虹

“你们看看,这孩子笑得多灿烂,他最近经常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并与老人家们聊天,逗得大家可开心了。”近日,肇庆市骄阳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拿着刚完成附条件不起诉帮教考察的未成年人小峰(化名)的照片给检察官看。

谁曾想,照片中笑容灿烂的阳光少年,竟在10个月前参与一起抢劫案件。

2022年11月12日凌晨,15周岁的小峰受他人指使,伙同他人使用暴力的方式在国道上抢夺摩托车。在审查逮捕阶段,检察官认定小峰系未成年人,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认罪态度较好,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但在社会调查中,检察官发现小峰初二辍学、家庭教育失当、长期与不良行为朋友为伴,还曾因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训诫,如变更强制措施后容易再次混迹于社会。

为帮助小峰改掉恶习和净化其交友圈,经评估及其监护人同意,检察机关将小峰送进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矫治,并在审查起诉期间,走进专门学校召开拟作附条件不起诉的不公开听证会,决定依法对小峰作附条件不起诉。

进入专门学校后,小峰染的黄色头发剪成了“小平头”,规律生活作息,认真参与军事化训练以及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各类特色课程,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刻反思过去的行为,逐渐转变为一个眼里有光的温和少年。今年9月14日,在专门学校及社工组织的帮教下,小峰顺利通过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并完成初中学业。

为涉罪未成年人制定帮教考察方案,依托专门学校和社工组织进行观护帮教,帮助其重回人生正轨,是肇庆检察机关开展罪错未成年人司法矫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与肇庆立德学校共同建立全市检察机关设在专门学校的“肇亮未来”法治关爱基地,与爱心企业建立4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培育成立全市首个司法社工组织“骄阳社工服务中心”……肇庆检察机关通过建立起多样化的帮教基地和社工组织,不断凝聚起各方合力。

近年来,肇庆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检察+政府”“检察+社会”“检察+社工”“检察+检察”的多维模式开展观护帮教破解矫治难题。与团市委签订《关于构建肇庆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合作框架协议》和组建的“正义护苗队”,加强法治宣传、心理辅导、跟踪教育,以多方合力共同进行帮教、考察和矫治。会同妇联、关工委等推动建设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基地。今年以来,肇庆检察机关通过家访或开展家庭辅导244次,有力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质效。依托专业社工对71名罪错未成年人开展观护帮教,形成观护帮教报告178份,完成社会调查报告127份。同时,积极探索跨区域融合发展,以共商共建形式,携手解决异地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监管难、成本高、效果差等难题。多个基层院与省内、省外兄弟单位建立工作机制,异地帮教模式日趋成熟。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