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吴映霖 特约记者 黎蓥莹 通讯员 臧路晴 实习生 萧婉彤
岭南千年古邑、玉器之乡、桔兰飘香的四水交汇之城、肇庆“东大门”……这是四会有历史、有文化、有产业、有优势的关键词,也是其统筹产业、城市、乡村和生态建设的发展名片。如今,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四会顺势而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动能赋予四会产业发展新活力、乘势而上打造新名片。
定位向“新”,锚定新赛道布局发展
近年来,肇庆抢抓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弯道超车”重要机遇,将其作为主导产业大力扶持,并依托宁德时代、小鹏汽车等链主龙头企业的“榕树效应”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链日趋完善。与此同时,新型储能产业迎来万亿级发展风口,按照省有关规划,肇庆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链中担任重要角色。
“新能源产业发展潮流势不可挡,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四会作为肇庆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发挥本地优势。”四会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会有着退役电池回收利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基础,要利用现有优势,从“新”出发,重点在金融、园区、平台、人才等方面打造产业特色支撑载体,形成以下游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模式。“构建这种产业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提升四会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
当前,围绕上述两大产业,四会一方面聚焦肇庆所需、服务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进行“强链补链”;另一方面则通过招商引资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产业招“新”,助四会新能源发展加速
招商引资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四会围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型储能等“主导+特色”产业发力掘进,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系列招商活动,多次走访协鑫(集团)等优质企业,力争以招商引资为强力抓手,助推四会在新能源产业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如上半年,四会便通过与广州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行业协会获取招商信息,并带动16家企业来四会考察,努力为配套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强链补链”创造机遇。
据统计,截至8月31日,四会新引进项目45个,计划总投资额165.23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499.28亿元,年应缴纳税金19.81亿元。
四会引进的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企业,其中两家为生产塑料内饰件、外装件和功能件,以及汽车空调压缩机控制阀等产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另外两家则分别为生产汽车用品和汽车充电器产品的企业。新型储能项目分别由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深圳爱能森能源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四会市投资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待未来新型储能项目落地后,不仅将进一步培育壮大四会绿色能源产业,还可缓解当地电力消纳困难问题,促进四会风光等新能源项目发展。
企业上“新”,为产业集聚注入强动力
“我们把深共晶电解液项目的‘首次’探索选在肇庆。”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协鑫将与肇庆同频共振,携手打造“大湾区新能源智能制造第一基地”。8月30日,世界新能源500强企业协鑫集团肇庆项目动工。
据悉,协鑫集团是一家以风光储氢、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清洁能源、移动能源产业新生态,硅材料、锂材料、碳材料、集成电路核心材料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全球化创新型领先企业。在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去年发布的“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协鑫位列第二,仅次于宁德时代。
“一子落”推动发展“满盘活”。协鑫大湾区布局选择落子肇庆四会,带来的三个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强、拓展空间广,还可促使协鑫从上游储能材料、中游储能制造到下游储能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代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战略方向。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协鑫落户四会后将成为本地发展新型储能产业的重要链主企业,可强力助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发展。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和重要载体。四会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推动协鑫肇庆项目加快落地动工建设,为四会乃至肇庆新型储能产业提供新动力。同时,围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龙头企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快引进新能源配储能、独立共享储能、工商业储能、户外便携式储能等多种应用场景的储能企业。另一方面则推动现有新型储能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相关产品,加强与宁德时代等新型储能企业的上下游合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向高端领域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