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吴映霖)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四会市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创新工作做法,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优化提升农村基础设施,解决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倒等“脏乱差”问题,推动实现“污水靠蒸发”向“清水绕人家”的转变。
位于四会市西部的黄田镇西岸十队村,是古邑绥江碧道画廊的重要组成村庄,曾因缺乏污水处理设施,人居环境并不理想。为有效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西岸十队村因地制宜,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厌氧预处理设施+生态滤床+生态沟渠”的组合工艺,配套管网系统,将黑水、灰水应收尽收,使出水达到资源化利用农田灌溉标准,不仅降低污水治理成本,还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美化周边环境。
“以前村里的污水都随意倾倒,难闻的气味十分影响生活!自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投入运营后,环境也变好了,住在这里心里都舒服了。”村民邓伯高兴地说。
在大沙镇农村生活污水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正加紧进行污水管网开挖、垫层施工、管道铺设安装、回填等工序工作。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项目涉及大沙镇5个村,用于纳水处理的污水管网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设计管网长度7388米,已完成3050多米,预计9月底顺利完工。
自2022年11月以来,四会采取EPC(总承包)模式,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启动四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对全四会6个乡镇、3个街道共计205个自然村,分别采取纳厂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资源化利用等多种形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高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率,高水平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截至目前,四会共有1191个自然村完成污水治理任务,其中159个自然村被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330个自然村建设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02个自然村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3.5%,已提前超额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年度目标任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