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伍菁
“轰隆隆——”盛夏时节,德庆县悦城镇翠塘村,枫香根田垌青黄相间,稻浪滚滚,2台联合收割机穿梭其间,好一派丰收景象。
“听这声音就有劲!稻谷丰收了,村集体就增收了!”据介绍,该地种植的“十九香”丝苗米水稻株型好、熟色靓、穗数足、结实率高,早造水稻干谷亩产超850斤,为翠塘村委会集体增收7万余元。
与之形成反差的却是,翠塘村此前因低洼易涝、耕作人口老龄化等,出现耕地撂荒化现象。
改变发生在2023年初,翠塘村委会在镇政府与乡村振兴组团帮扶单位的支持下,采取“村集体+农业托管服务+整治复耕撂荒地闲置农田+农业保险”模式,整治撂荒地及闲置农田,种植面积接近50亩,打造悦城镇第一个丝苗米产业示范基地——翠塘村丝苗米种植基地,推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手段是该示范基地的运营关键。“现在真好,收割机十几分钟就能收割完一亩稻谷,以前要4个人花2天才行。”一名村民指着收割机感叹。比起传统人工种植,农业托管服务带来的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更加省时省力省成本,不仅提升了作业效率、减轻农民劳作强度,还提高水稻种植含金量。
驻悦城镇帮扶工作队队长梁健国表示,今年以来,组团单位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动员多家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企业入驻悦城镇,建立当地首家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中心,组建起镇村两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队伍,并在镇内培育一批农业生产托管助理。委托方交付一定费用后,悦城镇农业社会化服务单位及企业负责承包农田的“耕、种、管、收”,将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帮助农民实现产量增加、生产成本降低。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悦城镇共整治复耕撂荒耕地700多亩。下阶段,组团单位将推广翠塘村委会丝苗米种植基地经验,进一步激发悦城镇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以盘活闲置农田、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抓手,力争有条件的村委会集体都办起丝苗米种植基地。同时,通过赠送联合收割机、化肥以及协助发展光伏项目、协助流转农田等措施,帮助村委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