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新华社评论员:抓实以学正风,解决突出问题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题:抓实以学正风,解决突出问题

新华社评论员

“通过集中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考察时,就抓实以学正风提出明确要求,为广大党员干部以过硬作风、扎实举措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实践路径。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人民群众看主题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是看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有明显进步。抓实以学正风,就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学查改相贯通,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增强检视整改实效。

抓实以学正风,要大兴务实之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抓好调查研究推动解决问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

抓实以学正风,要弘扬清廉之风。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全面查找廉洁风险点,筑牢思想防线,坚守法纪红线,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要按照“三不腐”要求健全相关制度、严格执纪,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抓实以学正风,要养成俭朴之风。俭以养德,奢必丧志。党员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培养健康情趣,崇尚简朴生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本色。要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把生活作风问题作为检视整改的重要内容,督促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以学正风,贵在坚持不懈,成于久久为功。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和钉钉子精神,以学正风葆本色,担当作为求实效,扎实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