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封开:毁林人“以劳代偿”修复青山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段敏

夏日炎炎,热浪滚滚。封开县河儿口镇一处山地上热气腾腾,几处焦黑枯木,一地荒草,无不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里曾遭受一场山火侵袭。

不久前,骄阳之下,失火者龙某再次爬上这处山地。在法院、检察院、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的见证指导下,他在这里认真打穴、栽苗、填土、浇灌,种下一棵棵绿苗。

去年4月,被执行人龙某在这处山地祭祖放鞭炮时,弹落到草丛的鞭炮不慎引发明火,点燃了周边林木,加之扑救不及时,导致附近总面积785.25亩森林林地被烧毁,其中过火有林地面积311.55亩,当地森林资源遭严重破坏。

封开法院审理后认为,龙某过失引起森林火灾,犯失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赔偿更新造林所需资金41760元。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干警调查走访发现,龙某家庭经济困难,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父亲中风伴有残疾,母亲又患有老年痴呆行动不便,确实没有能力全额支付更新造林所需资金。

被执行人经济困难,难以履行赔偿责任,执行一时陷入了僵局。经济赔偿能力不足,能否从其他方面进行补偿?想到这里,封开法院执行干警另辟蹊径,创新办案思路,决定让被执行人龙某“以劳代偿”——由被执行人在原地进行补植复绿,通过劳务方式代替履行支付生态损害赔偿金的责任。

执行干警将龙某的特殊情况反馈给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封开县人民检察院,并组织双方进行和解。执行和解过程中,龙某积极表示,愿意通过“以劳代偿”弥补过错。县检察院就该案举行公开听证,听证员也一致支持处理意见。

“惩罚赔偿不是目的,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补偿才是。这种‘以劳代偿’的方式颇具教育意义。”昔日毁林者,今变造林人,既能做到损害担责,又能修复生态,河儿口镇林业站站长叶志勇不禁点赞这种执行方式。

“当被执行人赔偿能力不足时,一罚了之肯定不能解决问题。被执行人在‘以劳代偿’的过程中,只有实际付出了劳动,才会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不易,以后就会更加注意规范自身和身边人的行为,从源头上减少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封开法院执行局法官臧运松介绍,“以劳代偿”不仅有效解决了执行难题,还能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我已经深刻认识到放火烧山的危害,我一定好好配合执行,按要求完成补植复绿!感谢法院、检察院给我这次‘以劳代偿’的机会。”龙某诚恳说道,通过劳动,他切实体会到修复生态环境的艰难,也对保护生态环境有了更深的认同感。

据悉,县检察院、林业部门对补植复绿情况进行实地检查验收合格后,案件才算执行完毕,通过以劳代偿,被执行人龙某不再需要赔偿更新造林资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封开法院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新路径,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采取“以劳代偿”方式,促进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既维护了司法权威,又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让违法人员担负该担之责,在亲身参与补植复绿中认真反思,让更多人以此为鉴,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