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丨封开“风信子学堂”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创新推出普法系列短视频,主动融入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网络保护,以互动式、品牌化、系统性导向,把法治理念深深根植到青少年脑海和心间,这是封开检察院“风信子学堂”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与未成年人保护的扎实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普法成效。

封开“风信子学堂”走进学校。受访单位供图

封开“风信子学堂”走进学校。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植雅欣

创新推出普法系列短视频,主动融入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网络保护,以互动式、品牌化、系统性导向,把法治理念深深根植到青少年脑海和心间,这是封开检察院“风信子学堂”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与未成年人保护的扎实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普法成效。

近日,封开检察院“风信子学堂”发布了新一期教育短视频,主题为“青春期的孩子早恋怎么办”,以动画情景剧、专家解说以及建议等方式,向人们阐释了该现象以及处理办法等等,得到了青少年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风信子学堂’是我们创新推出的系列线上普法节目,于2022年5月正式上线,以视频宣传为主,每个月常规性在‘封开检察’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并结合相应节点,将其融入各类线下普法活动。”封开检察院“风信子”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团队负责人祝莹介绍,“风信子学堂”主要由该团队运营,通过组织青年干警、实习生、中小学生志愿者等群体,参与视频内容创作、录制、传播等环节,并根据普法主题需要,引进心理咨询师、司法社工、家庭教育指导老师等社会力量参与普法。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枯燥、严肃普法方式不同的是,“风信子学堂”的表达方式较为活跃,以青少年的视觉为出发点,创新采用俏皮的布偶剧形式,设计互动式、体验式情景案例,进而引入专业人士说法。通过打造系列大家喜闻乐见的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融合的普法产品,让人们在寓教于乐的潜移默化中,厚植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理念。

为提高“风信子学堂”的影响力,该学堂不断丰富普法内容,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民法典、刑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为宣传方向,聚焦中小学生身边多发频发的真实案例,由专业人员分析问题,对症下药,结合法律法规,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近段时间,‘风信子学堂’就相继围绕青少年文身、未成年人进入KTV和酒吧、防诈骗、面对校园欺凌如何保护自己等主题,发布了相应的普法视频。”祝莹告诉记者,该学堂还以“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为出发点,为家长专设了相关的课堂,并与十余所学校联合开展“法治进校园”等活动,以将“风信子学堂”带进课堂。

据统计,截至目前,封开检察院“风信子学堂”共发布普法视频12期,开展线下普法宣传40多场,惠及学生、教师、家长近万人次,有力推动了司法帮教与学校、家庭法治教育相融相促。该项目新颖有趣的普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获评全市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精品网课一等奖、广东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项目等等。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