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保护未成年人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智慧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江苏省淮安市检察院联合当地卫健委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中增设强制报告“红橙黄”三色预警功能。当未满14周岁女孩登记入院后,如果有妊娠怀孕情况,系统就会自动跳出红色预警,提醒接诊医生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报告,同时通过强制报告平台向公安机关或者检查机关报告。

值得一再普及的是,强制报告不是道德选择而是法定义务。当公职人员和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组织、从业人员,比如老师、医生等,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不法侵害及面临不法侵害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是他们的法定义务,不报告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受到处罚。

这项被称作强制报告的制度,2020年5月由最高检等9部门正式推出,同年秋天纳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侵害案件多发生在隐蔽处,唯有让这些侵害浮出水面,才能对儿童实现早保护。如果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人都能及时预警、有效连接,那么这张频密的网络将让更多孩子及早远离危险。

强制报告,关键自然是报告,没有儿童侵害的线索,自然也谈不上及时有力的保护。但在现实中,当强制报告的主体要做出报告的决策时,却不得不直面多重因素的影响。我们不怀疑,老师、医生等强制报告主体在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时也能感受到切肤之痛,也会迸发善意和责任的火花,但只“公开”站出来亮明自己报告者的身份这一点,相信就会给很多人带来心理压力,更不用提对报告后遭受打击报复的担心。

淮安在诊疗系统中增加的“一键报告”模块,解决的正是这个难题。它不仅明确了医生发现可疑线索后向谁报告、如何报告的问题,更关键之处在于它让这一切可以便捷、“静悄悄”地进行,这也意味着医生的决策与其他压力源隔绝。至少在那个特定的场景和时间节点,制度的“强制”得到体现,医生的“报告”初心得到保护,有力度又有智慧。

令人欣慰的是,在江苏宜兴、连云港等地也已试行将强制报告自动提醒程序嵌入医院诊疗系统中,同时实现一键报告院内法务或公安机关。这也启示我们,任何制度都不是在真空中运行的,那些关键主体的顾虑都应该也必须被考虑并理顺。也许只是一个小的调整,也许只是多向前走半步,结果可能就会大不相同。

我们期望,预警嵌入诊疗系统这一个小小的改变,能让更多侵害儿童的线索浮出水面。当更多之前隐蔽的线索在医院这个关键当口被截获,对这个系统内的医护人员来说,将会是一种莫大的自我激励——“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也将激发出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而这种声势,对潜在的危险因素来说,也构成一种威慑。这种威慑的存在,又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保护。

我们期待淮安等地这种预警嵌入、一键报告的创新做法得到更广泛的推行。同样期待,借助信息化手段,拓展线索报告渠道,比如就有声音指出,可考虑在宾馆入住登记系统嵌入类似预警,推动强制报告制度全面落地。

□  王 丹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