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董镇打造万亩南药产业园。 西江日报通讯员 黄瑛居 摄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黄瑛居
清明前夕,春雨纷纷。记者在封开县罗董镇的万亩南药产业园看到,村民正利用雨情丰沛的清明节气,抢抓农时将黄姜、牛大力、五指毛桃等幼苗种在山坡地上,一垄垄幼苗连绵不断,让整个南药产业园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喜人景象。
党建引领 推动土地流转
“罗董镇土壤属于沙质土,约有1.2万亩的‘花生车’,适合发展林下经济和种植南药。”封开县罗董镇党委书记谭伟枫表示,罗董“花生车”即种植花生梯田式丘陵地,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采使用,该地因沙质土多,储水能力低。村民在“花生车”的地质上种植一年花生后,再轮作绿豆、番薯、黄烟,三年后土质才能恢复种植花生。
罗董镇一直以来有种植南药的历史和基础,如何动员村民把连片耕地大面积流转起来,发挥其最大的效益?罗董镇党委政府瞄准南药经济,提出“一三产联动,二产提升”的发展策略,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发挥领头雁作用,推行“党组织+企业”的模式,推动土地流转。
“五星村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挥领头雁作用的典范,也是罗董镇南药产业种植的示范基地。”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镇党委副书记陈海生告诉记者,五星村共有380多户1900多人,其中“花生车”地质2000多亩。村党支部书记陈锐清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从去年国庆节后一直进村入户做村民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知之理地宣讲政策利好、产业效益等,最终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拥护和支持。
广远、桥塘两个自然村之间交界处因历史遗留等原因导致土地流转进度缓慢,陈锐清通过政策宣传与耐心解释、发动村中党员干部示范带头,说服投资商及时兑付青苗补偿等,让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最终也成功流转。
陈锐清本人也在第一时间带头流转了50亩“花生车”地种植牛大力,退伍军人、党员彭杏林和家人在村党支部的号召下也流转了家中的“花生车”地种植南药。
“五星村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在获得流转租金的同时,又可在南药基地务工,获得双重收入,逐步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盘活了土地资源,解放了劳动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农户出土地资源优势,增加了农户固定收入。”罗董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获得收益的村民纷纷表示“跟紧村党支部,致富路走的宽”。
引进企业 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成功流转土地的基础上,罗董镇党委紧盯市场需求和未来收益,认真谋划部署南药产业园中南药种植的品类,在大力推动南药牛大力、益智仁、砂仁等传统种植规模化的基础上,引进具有南药深加工资质的农业企业推广种植玉桂、黄姜和五指毛桃等品种。
珠海客商卢华文在经过考察后看中这罗重南药的发展潜力,在去年10月份成立了广东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发展南药种植加工业务,当年12月份公司就拿到了土地实现动工平整。
镇党委以五星村所创办的一期项目为示范点,整合五星、红星、寨岗等村5000多亩“花生车”土地,再辐射延伸带动思念、大洞、欧村、罗演等村,进而打造连片万亩现代南药产业园的集聚优势。
“一期项目的示范基地面积约2000亩,除了帮助村民增加土地流转收益外,还能额外给村集体增加3万元/年的经济收入,基地在树苗种植、施肥、覆膜、日常管护等环节中也需要聘用15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进而又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全镇已种植牛大力2000亩,益智仁、砂仁3000亩,玉桂2000亩,五指毛桃、黄姜3000亩,今年计划再扩种各种南药5000亩。”谭伟枫说,罗董镇正在逐步完善南药种植产业规模、标准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提高罗董镇人口就业,助力推动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