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不负春光 步履不停向发展 四会:“抓好一三五,做实百千万” 争先进位全国百强县市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西江日报记者 吴映霖 特约记者 黎洪锋

兔年伊始,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针对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的情况,省委提出了推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动将县镇村发展短板转化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肇庆响应号召提出“十项行动”,铺开肇庆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围绕省、市工作要求,四会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迅速行动,强化实施肇庆市全面落实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推动做厚做实制造业这份家当,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会放眼省、市,立足自身定位及历史发展趋势,锚定“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任务,定下了跳起来、够得着的总体目标:争取“一年”实现GDP突破500亿元、重回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三年”GDP突破600亿元、在全国百强县市中争先进位,“五年”GDP(含大旺街道)迈向千亿级别,“十年”再造一个新的四会……新的起点上,四会正朝着新一轮奋斗征程稳步迈进,加快打造千亿级经济强县,力争成为全省县域中的佼佼者和示范者。

四会市加快推进“一河两岸”建设。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1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

2022年四会实现GDP483.66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925.61亿元,增长3.4%,规上工业增加值173.67亿元,增长5.1%,在推动肇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但推动四会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

当前省、市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肇庆东大门的四会,县域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其工作也将迎来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工业是四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与信心。”四会市主要领导如是说道。四会将坚持“产业强市、项目为王、园区为母、企业第一”,大抓工业经济“量”“质”提升,力争到202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300亿元,二产占比45%,规上工业企业达4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7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50家、上市企业达4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32家,创税亿元以上企业达6家,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会坚持把“引凤行动”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生命线,充分发挥自身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区位优势,并将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用于招商引资,制定实行“一把手”对外招商工作方案,选优配强壮大招商队伍主动出击,努力在招商引强中突围。连日来,四会市从上到下掀起招商热潮,多次前往省内外城市开展招商考察活动,一季度尚未结束,便已取得良好成效。据统计,截至3月13日,四会2023年第一季度新引进计划总投资额达27.46亿元的51个项目,预计达产后实现年产值28.73亿元、年应缴纳税额9107.16万元。

四会富仕车间工作人 员正在作业。 通讯员供图

接下来,四会还将聚焦“主导+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上下游实行靶向式招商,锚定“1+1+2”产业和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围绕金田铜业、宁德时代、小鹏汽车上下游合作企业和核心供应商等进行精准对接。同时,抢抓广州对口帮扶重大机遇,加强与增城区合作交流,推动产业共建和产业有序转移。力争全年新引进制造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25亿元以上,年内争取引进计划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3个以上,引进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计划投资额超亿元项目5个以上,推动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动力和储能电池等产业增速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则把增资扩产作为最好的招商引资,大力支持金田、飞南、富仕等一批骨干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力争今年推动500万元以上增资扩产项目45个以上,引导65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支持飞南资源、同宇新材料等企业尽快上市。此外,积极打造“路演招商”“大赛招商”新模式,聚集天使基金、投资公司、金融机构、项目方等就投资落户四会进行对碰,发挥各方优势,在引进优质项目的同时为资本找出口、为技术找投资,实现政府、资本、项目三方共赢。

四会将大力实施“兴业行动”,打造“主导+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年内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做实做厚制造业这份家当,切实扛起当好肇庆推进新型工业化主力军重任。把握好广州对口产业帮扶机遇,迅速壮大以金田铜业、飞南资源、国耀铝业、高登铝业、华昌铝业等企业为龙头的金属深加工主导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产值达600亿元;推动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产值达60亿元;同时加快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争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68亿元。

同时,四会将聚焦“筑巢”行动,打造制造业集聚发展主阵地。统筹全四会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加快形成以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为核心、特色园区为辅翼的联动发展园区格局。举全四会之力推进大型产业集聚区四会片区建设,加快4大主导园区扩容提质,着力打造铜科技产业园等专业特色园区,抓好精细化工园区三期扩园,不断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

一是打造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加快“1+1+2”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大沙、富溪片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聚区。二是加快精细化工园省级化工园认定和三期扩园建设,推动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精细化工专业园区。三是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培育生物医药潜力产业,做优科技服务配套产业,推动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建设高端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基地和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四是一体推进东西组团加快建设,承接发展电子元器件、5G新材料、高端电容等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园加快构建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链。五是着重推进南江工业园西北片区和东片区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构建以铝(合金)材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导的新材料基地。

2坚持改革攻坚,加快建设最优县域营商环境

作为全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近年来,四会纵深推进“数字政府”和“放管服”改革,不仅四会政务微服务案例入选“中国数字政府特色评选50强创新案例”,还实现行政许可网上全流程办理率达98%、网上可办率达99%,近2000项政务服务事项可“零跑动”,且政务服务平台全覆盖,企业开办半天办结。同时,四会还持续深化产业投资项目“双容双承诺”直接落地改革,当前已助力88家企业先建后验。

四会市以金田铜业为龙头企业打造铜产业科技产业园。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如在该机制的推动下,金田铜业项目建设提档加速,竣工投产时间由预计的2023年提前到2021年,实现“拿地即开工,投产即达产”。“四会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当初决定落户本地。”金田铜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也正是这切切实实的便企服务,促使他们一期项目快速推进,为他们节约了2年的宝贵发展时间,为他们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竞争中取得了明显优势。

接下来,四会将以“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决心,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攻坚,全面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协同推进“一网统管”试点和“无证明城市”建设,全面推广首席数据官制度,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努力达到全省乃至全国县域最优。同时,深化市领导挂点联系产业招商项目工作机制,完善项目全链条闭环管理,扎实推进土地收储和产业用地整理提升,用熟地、连片地引进大项目,优化各类审批服务流程,实现年内新增开工、竣工、投产项目分别达20个、23个、20个。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