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封开美食又被唱进歌曲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用旋律谱写人间至味,用歌声吟唱家乡文化。近日,一首原创歌曲《座粉糍》把封开人拉回了回忆里,唤醒家乡的美食记忆,给听众生动的艺术体验,歌曲中的地域、生活习惯、语言等,都透着一股亲切劲儿,尤其是座粉糍,让人垂涎三尺。

封开美食“座粉糍”。

用旋律谱写人间至味,用歌声吟唱家乡文化。近日,一首原创歌曲《座粉糍》把封开人拉回了回忆里,唤醒家乡的美食记忆,给听众生动的艺术体验,歌曲中的地域、生活习惯、语言等,都透着一股亲切劲儿,尤其是座粉糍,让人垂涎三尺。《座粉糍》以新颖的视角介绍了封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座粉糍,用细腻的词曲和情感,带来一场听觉和味觉的双重体验。这首开建方言歌曲,简直是一份地地道道的封开美食指南,通过音乐这一大众喜闻乐见、感染力强的艺术形式,更好地展示了“舌尖上的封开”和肇庆特色地域文化。

这也是继《我中意食鸡》后,卢健飞创作的第二首封开美食歌曲,歌曲全篇采用粤语、开建方言演唱。开头伴随清脆的鸟鸣声,一句“座粉糍,吃座粉糍啰,好好味的座粉糍……”的旁白,仿佛带听众来到封开的乡间路边小摊,亲切而自然。卢健飞声音清新饱满,旋律轻快活泼,歌词朗朗上口,兼具民间小调的淳朴和乡野的天然韵味。熟悉的方言,怀念的乡音,一道美食一首歌,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座粉糍》十分接地气,具有本土文化气息,引发人们的共鸣。

据了解,座粉糍,又名千层糕,广东封开县南丰镇本土的家常糕点,使用米、油、盐、水蒸制,由层层薄薄的秘制香油和几十层稍厚的“粉糍”层层叠加制成而得名。

创作者卢健飞表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当炊烟袅袅升起,丰盛的家乡菜上桌来,一家人能够围坐在一起吃个津津有味,美食的传承就是民族根脉的延续。“这首歌旨在以美食展现广府文化,以音乐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进文旅融合激发更多的乡村振兴新动能。寻味封开,为家乡美食打call。”卢健飞说。

西江日报记者 胡美娟

《座粉糍》

(粤语、开建方言)

词曲:卢健飞

编曲:卢健飞

演唱:卢健飞

(座粉糍,吃座粉糍啰,

好好味的座粉糍……)

南门一角老街的你,

几经许多纷嚣,

寻你的美妙,

让我多了几分心跳。

油盐米水化身的你,

不需几多花俏,

用你的细腻,

让我多了几分心跳。

汽雾缭绕,灶台热了,

米乳深深的结下重重叠叠,

也结白了阿爸的鬓角。

座粉糍 吃粉糍,

双手筑起千层叠爱,

让我轻轻放低这心酸苦痛,

驱赶那寒风不动摇。

座粉糍 吃粉糍,

一声乡音前程逐爱,

龙吟桥水面泛起的阿爸嘱语,

此心此绪 让我将心牵引。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