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任务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必须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辅导员工作的全过程,紧紧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肩负起新时代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上下功夫。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辅导员要努力提升自身师德修养,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做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处处为人师表的好老师。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大学生活的日常,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场域。“一次几句话的交谈”“嘘寒问暖”“操场漫步”“温馨餐桌”等活动都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契机、抓手和平台,是接地气、有生机的举措。要先通过课堂、操场、宿舍、网络走近学生,再走进学生心里,做到润物无声。
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上下功夫。辅导员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党的政治立场、初心使命、丰功伟绩、宏伟蓝图,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立体渠道”引领青年,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高校辅导员是专职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人员,要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广泛组织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红色筑梦之旅等教育活动,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交叉、沉淀与积累;要积极参与构建中国特色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课程理论的教材体系,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研究中辅导员的话语工作体系,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引入“沉浸”、“情景”及重点讨论等形式,把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课讲得让学生听了有趣且管用,达到科学的教书育人效果。
当代青年大学生将深度参与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紧紧围绕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用心、用情找准解决学生思想与实际问题的着力点,真正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谢静宜 作者单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