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新岭南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在将产品进行打包。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刘壮壮
通讯员 冯铁成
进入2月中旬,广宁县的广东新岭南科技有限公司内,2条长达160米的生产线“火力全开”。构成玻璃窑炉关键部分的锆英石、铬锆刚玉等产品经过原料加工、成型后,输送入隧道窑、梭式窑等高温密封窑炉。待高温烧结完成后,再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精密加工和组装,最后运送到全国各地的客户手中。
这样加紧生产的景象同样出现广宁的多家企业。今年开春以来,广宁县铆足干劲,全力加快生产起好步开好局。据悉,该县83家规上企业,复工复岗率达到95%。
抢订单赶生产
实现“开门红”
“高温窑炉所在的生产线需要全年运行,大年初三开始,工人们已陆续上班,大年初八的复工率已达到90%,并在元宵节前实现全员到岗。”广东新岭南科技有限公司人事主管告诉记者,公司为省外员工补贴交通费用,鼓励员工积极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同时,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该企业科学部署生产销售环节,抢订单赶生产,目前该企业的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8月份,真真正正迎来“开门红”。
广东肇庆科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也同样迎来“开门红”,该公司拓展海外市场为新一年的生产发力点,推动企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和体系化运营,目前员工节后到岗率达100%,各生产线均满负荷运转。截至2月中旬,该企业订单营业额已经超1亿元,生产订单排到了8月份。
扩容提质
企业练好“内功”促发展
增资扩产、提高生产标准、加强与高校产学研合作、优化人才提升制度……广宁企业一项项扩容提质举措,以练好“内功”实现高质量发展。
“通过做好海外市场拓展、重视产品标准化建设、多方协作畅通外贸渠道等,积极对接国外生产标准,加强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提升进入海外市场的能力。”科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远强表示,早在去年11月份,该企业3个新生产车间已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现有车床、机床、大型龙门铣床、大型线切割等专用加工设备及测量各项指标的仪器500多套,设立了研发机构和检测实验基地,企业的产品自主加工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而作为技术型企业,广东石井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以老带新”、工资奖励机制等方式不断优化人才提升制度,培养技术骨干团队,提高企业竞争力。广东新岭南科技公司则在公司建成后,马上与高校开始洽谈人才合作事项,引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强化“产学研”促企业生产技术升级。
政府造“东风”
助力企业扬帆远航
“在广宁县人社局的协助下,我们公司通过多个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应聘,涉及数控、材料加工等方面工种。”科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人事行政主管陆慧玲告诉记者。2023年开始,广宁县人社局开展2023年“南粤春暖”稳就业促发展“线下+线上”招聘活动,截至目前已举办15场招聘活动,共有132家企业参加,提供1710个岗位与用工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991人。
广宁县政府对企业的成长发展十分重视,不仅关注招工,还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的机会。陆慧玲表示,该公司每年都会参加行业大展,政府每次都会给予政策支持以及宣传工作等帮助,惠企助企政策更是及时送上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