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新闻 > 广东 > 正文
向着春天出发,一刻也不耽误 节后开工第一天,广东吹响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本报记者陈凯星、吴涛、孙飞

岭南春早,人勤春更早。节后开工第一天,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比决心、比干劲、比勇挑大梁的胆识和能力,展现新气象,凝聚新共识,拿出新举措,吹响了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新气象: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新春上班第一天,广东就展现新气象,没有互相走访,没有作揖拜年,而是吹响高质量发展的新号角。”佛山市委书记郑轲说。

28日举行的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是近年来广东召开的最大规模的会议,参会人员云集方方面面代表、纵贯省市县镇村各级,全省2.6万多人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会,并向全省直播。中外知名企业负责人和政府各级干部聚集在一起,热烈氛围里透出的新气象与室外的新春气象交相辉映。

振奋干事创业精气神,聚焦高质量发展,比学赶超、“赛龙夺锦”,在比较中奋进、在奋进中赶超、在赶超中突破。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岭南大地就涌动着令人振奋的蓬勃活力。

在刚刚过完的春节,广州市对假期仍正常生产、符合条件的工业、邮政快递和建筑企业员工给予每人每天150元留工补贴。深圳也拿出2.7亿元对支持企业发展生产、帮助员工稳定就业。

一组组新鲜出炉的数据显示,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及各地政府春节不打烊的支持和服务措施等,今年以来经济正快速复苏。在深圳,1月1日到15日全行业的增值税发票开票金额增长22.2%,15日银行类机构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2%、4.4%。

政府、企业,一个个明确的目标显示,前景可期。2023年,广东争取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0%以上;确保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说,今年云浮将高起点创建6个产业承接平台,高质量打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说,2023年将努力实现汽车产销同比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新共识:向上突围,才能奔向发展的新蓝海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广东如何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关口,广东如何率先突破、示范引领?

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更高要求,各地各单位的思考谋划是否切合实际,工作的体制机制是否科学可行,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精神状态能否跟得上?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的企业能不能练好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有没有力争上游、赶超一流的骨气与志气?

这是广东面临的新的发展之问。

众多的与会人士认为,做好这道必答题,必须认清广东所处的历史方位。

广东经济的“危”源自高质量发展不足,“机”要靠高质量发展才能紧紧抓住。从内部看,广东人口数量多、资源约束紧,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任务又很重,不可能继续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从外部看,广东现在又面临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唯有通过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才能奔向发展的新蓝海;唯有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实现现代化,广东只此一路,别无他途。

宝洁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敏认为,中国已成为宝洁全球第二大区域市场,广东提出“制造业当家”,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将赋予企业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机遇。

然而,高质量发展绝非风平浪静下的马到成功,也不可能是鲜花掌声中的乐享其成,而注定是一条需要迈过重重险滩、陡坡、难关的艰辛道路。从历史经验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在一个阶段发展越是成功,在转向新的历史阶段时,需要克服的惯性往往也越大。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关键就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谋划、担当与作为。这需要知重负重、砥砺前行,在应对挑战、攻坚克难中不断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各地都已纷纷行动起来,从春天出发一刻都不耽误。

广州将大力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今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增长6%以上,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加快广州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深圳以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珠海将把制造业当家作为头号工程,坚定不移大抓产业第一,壮大实体经济,打造一批集约化、亩产高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产业大市、产业强市。

新举措: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如何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大地的“实景画”?答案是鼓足开局的势头、新春的气象,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

“我们清醒认识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实干兴邦,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用发展结果说话。”惠州市委书记刘吉说。

首先需要抓重要投资项目,发挥有效投资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说,发改委部门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牵头发挥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机制和并联审批专班作用,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越秀集团总经理林昭远表示,该集团正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重大项目投资、产业招商、乡村振兴、农产品保供等方面积极发挥龙头国企引领带动作用。

其次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广东是全国工业大省。2022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达到4.25万亿元,约占全国八分之一。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说,广东将着力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元级集群,发力培育新增3个万亿元级、4个以上的五千亿元级集群。实施工业投资跃增计划,力争推动2023年全省工业投资实现10%以上增长,发挥工业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全力实施广东工业技术改造“双增”行动,2023年新推动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第三是实施好“百县千镇万村”工程,高质量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刘棕会说,广东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迫感,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认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抓准了问题,明确了方向,是广东继续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加快构建区域均衡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举措。

广东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广东产品、广东企业、广东产业,建成国际一流的广东机场、广东港口、广东公路,涵育多彩多姿的广东山水、广东湖海、广东花木,传承充满浓浓乡愁的广东城乡、广东文化、广东韵味,让父老乡亲脸上充满幸福的笑容和希望。

与会人士认为,扎扎实实抓好今年,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必定能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瞻望未来,这一场奔赴十分荣光。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