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高水平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五论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突出更大魄力、更高起点,高水平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开放是广东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就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厚望重托,继续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为现代化建设释放充沛活力、注入强劲动力。

□  南方日报评论员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突出更大魄力、更高起点,高水平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开放是广东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就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厚望重托,继续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为现代化建设释放充沛活力、注入强劲动力。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0多年来,广东靠改革开放走到了今天,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新时代新征程上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开创美好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开放。从希望广东“继续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到勉励广东“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再到要求广东“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总书记对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直寄予厚望,鼓励并指引广东大胆探索、大胆实践,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排头兵广东当责无旁贷高擎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涌起,向更深层次挺进、更广领域迈进,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新时代新征程的改革很关键,也是难闯的关口,涉及问题之多、领域之广、矛盾之深前所未有,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丝毫不亚于40多年前。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通过改革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做好改革总体规划。抓住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重点,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研究谋划提出未来5年全省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和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制度设计。要推进“集成性”改革。改革推进到现在,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高,要用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等平台,谋划推出一批上下贯通、多部门协同的“集成性”改革,策划一批战略战役性改革,打造广东标志性引领性改革品牌。要建立健全推动改革落实的制度机制。牢牢扭住各项改革目标,明确主体责任,理清责任链条,健全能定责、可追责的责任考核机制,强力推动改革任务落实。新征程呼唤有担当、敢作为的改革者。要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焕发改革前辈们“杀出一条血路”的气概和胆魄,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闯出一条新路来!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但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广东在率先开放中赢得了先机,还要在扩大开放中赢得未来。要优化对外开放布局,立足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盯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发力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市场,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要打出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其中,外贸方面要研究建设一批出口集群、进口基地,培育壮大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多措并举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外资方面要重点招引植根性强、竞争力强、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本投入大的科技类制造类外资项目,实现高水平“扭抱缠绕”;外包方面要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培育咨询设计、文化创意等高附加值服务外包,带动服务贸易增量提质;外经方面要支持企业基于全球化布局建设海外研发基地、生产基地、物流基地、仓储基地;外智方面要引入更多外脑前来创新创业创造。同时,还要在制度型开放上有更大作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入研究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利用自贸试验区开展压力测试,推动制度型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努力塑造广东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爬坡迈坎、敢于改革,广东是有传统的。”改革开放天地宽,奋楫扬帆正当时。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毅和勇气,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要落实好全会部署安排,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