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杏花鸡养殖项目平整场地。西江日报记者 刘壮壮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刘壮壮 刘啟东
近日,一场“状元鸡”烹饪比赛在封开县举行,参赛大厨们把一只杏花鸡做出了20种花样。中国烹饪大师、“中华厨皇”卢锦泉是评委之一,这位从业数十年的名厨尤其关注食材品质。他给比赛的“主角”——杏花鸡打出了高分,但直言,这款名优农产品要想“成气候”,必须“来点新意”。
杏花鸡供应翻一番
杏花鸡已有数百年历史,在广东老餮中可谓大名鼎鼎,但却一直陷于“有名无实”,对地方的带动力十分有限。“稍有资历的广东大厨都知道封开杏花鸡”,卢锦泉表示,但因为产量少且价格高,烹饪方式也比较传统,杏花鸡产业未能发展起来。
事实上,封开也十分明白杏花鸡的价值和“痛点”,为此,封开县近年积极通过多种形式,线上线下推广杏花鸡、“状元鸡”品牌,积极推动存量企业增资扩产,多渠道进行招商引资做大产能,延伸产业链。
产量不足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龙头养殖项目,杏花鸡养殖一直呈现“小散乱”的特点。今年,情况有了明显改变。在杏花鸡的产地杏花镇,正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杏花鸡养殖项目正在平整场地。其是封开县今年招商引资的一个重点项目。项目投资3亿元,将建设通用厂房,预计年底投产,2023年第一批肉鸡出栏,达产后出栏肉鸡约3000万羽,让杏花鸡出栏量翻一番。
互联网思维“开新路”
正鑫公司一直深耕四川和贵州市场,此次跨出“舒适圈”到广东投资,也是看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庞大消费市场。面对新市场,得有新思路。项目负责人蒋泽华介绍,正鑫公司的封开项目将不同于传统栏养的养殖方式,而是通过增加鸡只活动空间提高肉鸡产品质量,因此将会主推“福利鸡”进行中高端营销,目前公司已和营销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合同,“现在做农业,得有流量思维”。
的确,互联网思维正在悄悄改变着这个行业。在封开县杏花镇的智诚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前来商谈合作的公司络绎不绝。杏花鸡线上线下的宣传为他们带来了一波强劲的“流量”,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来洽谈的合作单位明显多了”。这家规模化养殖公司从保种开始一步步发展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今肉鸡的繁殖规模已达3000万羽一年,产品上线盒马、京东、昌大昌等生鲜超市,并和广深连锁餐饮品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而在他们自己开发的小程序上,盐焗鸡、冰鲜鸡、杏花鸡蛋等也十分畅销。
和其他养殖项目不同,智诚从保种、育种开始到成立博士工作站,目前积累了杏花鸡大量的数据。今年开始,公司利用积淀的数据优势推出定制化业务。今年有餐饮品牌客户希望尝试其他烹饪方式,提出是否能在保留风味的基础上,让杏花鸡的体型大一点。智诚把任务交给工作站的硕博士团队,结合“大数据”尝试“破题”。
国家中式烹调考评员、广府风味菜专项考评员李锦豪十分关注杏花鸡的发展。他表示,这两年尽管有疫情影响,但前来封开品尝杏花鸡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本地杏花鸡特色餐馆也见增长,他有信心杏花鸡品牌能走向更大舞台。
李锦豪此前和农业专家们讨论,当前应加强杏花鸡的品牌保护。譬如杏花鸡必须养足6个月才能出栏,如此才有广东人追求的“鸡味”,每只杏花鸡可以从育苗开始即挂上二维码,通过二维码溯源,对其养殖周期,包括日照时间等细节都进行追踪,拒绝“以次充好”,确保品牌价值。
产业有了,问题解决了
杏花鸡的产量增加了,市场大了,杏花镇也引来了产业链上的其他项目。今年8月1日,智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该公司是饲料生产企业,设置年产能24万吨,产值超10亿元,目前已和温氏等建立了合作关系,项目计划2023年下半年推动2期工程,预计建设时间约1年,建成后年产能将提升至55万吨。
有了产业链,杏花镇各方面都走上了正循环的道路。譬如1000多亩撂荒地种上了玉米,成为饲料厂的原料,既盘活了资源又节省了运费。还有常住人口的回升。过去没有产业,杏花镇的劳动力都往外走,镇上都是年迈老人和留守儿童,镇干部常常为今后发愁。智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了后,给普通工人开出了5000月薪,管理岗位则提至8000月薪,吸引了一些在外打工的夫妻双双回家。正鑫投产后,还将分期建设蛋鸡场、原种场、屠宰场、饲料厂和预制菜中央厨房等,也将释放一批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