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封祖轩
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封开县大洲镇党委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部署要求,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着力推动省际廊道建设、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省际接壤地区基层治理“1+10”联建共建模式,率先走出了一条跨省(区)农村基层党建合作发展新路。
坚持抓学习强载体,提升组织力
乡镇级党校是基层党员的“加油站”和“充电器”,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党校,乡镇党校的开办打通了基层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对基层党员干部开展系统性培训,提升基层党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作为全市首个镇级党校片区中心校(乡村振兴实训中心),大洲镇成功举办多期乡村振兴系列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近1000人次。并在西畔村设立镇党校分教点,率先在下罗田村设立自然村一级党员教育活动阵地,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常态化的党员培训教育体系,创新开展现场实境教学。
依托镇、村、自然村党校阵地,大洲镇每年定期对村级党组织书记开展集中轮训,加强党组织带头人党建业务水平,为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提供轮训、专题学习、拓展训练、就业指导、技能传授、岗前培训等特色课程,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党员的知识水平和为民服务的能力。
此外,大洲镇在开展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千名党员联千户”活动中,在全镇划分68个党员责任区,对346名农村党员挂出“共产党员户”牌子,对180名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组织300多名党员结对帮扶群众恢复生产和解决就业问题,先后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160多宗。
坚持抓党建强队伍,提升凝聚力
封开县和广西苍梧县地缘相近、人文相通、人情相亲,尤其是最近几年两地交流日益频繁,在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联系更加密切。如何在各领域共建共创、共治共助、共赢共享,形成更大合力,共促乡村振兴,是摆在两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封开县委的大力支持下,大洲镇党委与广西苍梧县木双镇党委共建联合党支部,大力创建粤桂党建合作品牌,共同举办“粤桂两江四镇书记讲堂”,粤桂两江四镇书记带头讲党课、谈合作,健全干部挂职学习交流机制,建成了一批连心路和连心桥、建成木双镇区至大洲镇岐岭村三级路拓宽工程项目、双贤村至大和村省界乡道连接线工程、大和村思留口桥扩宽工程等“两广”合作项目建设,发挥出“1+1﹥2”作用。
基层党组织书记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大洲镇党委选优配强组织带头人,深入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头雁”工程落地落实。吸纳了一批大学生、退伍军人和致富带头人成为储备干部,新发展中青年中共党员33名,极大提升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坚持抓发展强引领,提升战斗力
近年来,大洲镇坚持打好乡村振兴主动战,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党员示范在致富创业上,在构建多方协同、多业共兴、多元共生的产业振兴联合体,大力培育花卉、茶叶、林下经济、特色养殖四大产业,大力推动文旅振兴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依托镇级人才驿站,大洲镇建成了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孵化基地和两广青年创业服务中心,推动农业产业项目发展,培育“新农人”实用人才,吸引来160多名返乡创业大学生成立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72家,努力实现“产业建在屋前后、创业可在家里头、就业不出村门口”。
返乡农村青年创业者刘伯秀在各级党委的帮助下,成立佰秀家庭农场,并发展三个基地,年出栏杏花鸡10万多只,农场的销售额能达到400万元,带动了30多户村民养殖杏花鸡,自有的3个杏花鸡养殖基地还帮助了2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1个饲料加工厂满足了养殖基地需要,成为大和村乃至大洲镇7个村发展杏花鸡养殖产业、助推“一村一品”在乡村振兴中发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