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黄瑛居
“对不起,现在货源紧缺,您订购的50 箱油栗只能发货20箱。”“您好,现在油栗的价格是每公斤76元。”在封开著名的油栗核心产区长岗镇,随着油栗采摘期的到来,农户忙着收成油栗也忙着招呼客户。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油栗一上市,价格就比往年提升了超三成。
封开县长岗镇马欧村委会下江自然村,返乡大学生、油栗种植大户陈东銮种植油栗已有11年,目前拥有两个基地,面积达150亩。
“月初开始采摘,已发货1.5吨,山上还有6吨多的油栗待摘。”陈东銮告诉记者,他每天雇佣20名村民采摘,10多名村民三班倒剥壳,但仍然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只能 ‘求’对方减少订单量。他的客户多数是珠三角城市的企业老板,对品质要求非常高。
农户李秀珍和丈夫已经种植油栗23年,今年也遇到了类似的“难题”。她位于长岗镇中心的发货中心每天都有10多名村民在剥壳、分拣、打包。她指着堆成小山般的油栗壳告诉记者:“目前已销售了2吨多,但订单还是排到了3天后,缺口将近2吨。”
“目前上市的油栗为早熟品种,受此前强降雨及台风影响,早熟品种减产,加上今年中秋节相对往年提前,市场需求较大,导致供需矛盾显现。”封开县果树研究所农艺师陈颂庆告诉记者,除了上述原因外,最重要的是近年来封开油栗声名远播,深受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消费者的欢迎。
据介绍,封开油栗因皮薄油亮、脆甜口香,生食清甜爽脆,熟食甘香可口而得名。 2007年,封开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油栗之乡”。2013年,封开油栗被原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随着封开油栗的声名远播,油栗的价格每年都在以20%以上的幅度提升,这也吸引了种植户继续扩大规模。“今年的价格提升不仅弥补了减产的损失,还增加了今年的整体收益。”陈东銮和李秀珍均表示。
油栗收成也带动了附近村民家门口就业,通过采摘、剥壳增加了收入。在封开,像陈东銮和李秀珍的种植大户县还有很多,他们雇佣的村民日工资120元,晚上加班按照 15元/小时计资。“白天我上山采摘,晚上再加班剥壳,每天可赚取180元。”村民莫先生告诉记者。
“希望家家户户都种上油栗树,走上致富路。做 大油栗规模后,我将发展油栗深加工产业。”陈东銮向记者透露他心中的计划,目前他还经营了一家育苗基地,向周边的农户供应种苗,每株的价格在10—30元之间,并且承诺包品种、包成活、包技术。
记者了解到,长岗镇马欧村也在大力发展油栗种植产业,在驻镇工作队的帮扶下,今年初村委会建成了一座面积为10亩的育苗基地,目前的种苗保有量在1万株以上,向村民免费供应。
“近年来,封开县高度重视油栗生产发展,如今油栗种植已成为封开县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而且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驻封开县长岗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鼓励村民发展油栗种植业,长岗镇委镇政府和驻镇工作队正在筹建一个面积达2000亩的油栗种植基地,预计年底前动工开建。
据初步统计,目前封开全县油栗种植面积已达到13.25万亩,带动种植农户1800多户。今年,封开油栗的产量预计将达1.9万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