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莫比林
8月27日,肇庆市博物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探寻端州区红色革命遗址”研学活动,开展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特色教育实践活动和红色主题研学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争当时代新人。(8月29日《西江日报》)
少年强则中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红色文化资源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少年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则容易导致青少年国家意识淡薄和民族认同缺失。因此,要正确运用好红色资源,启迪并引领广大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确保广大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红色资源是一座精神富矿,其中蕴含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路披荆斩棘、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拼搏奋斗的最好历史沉淀,凝结着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红色基因。翻开党的百年奋斗史,嘉兴红船故事、长征故事、红旗渠故事、抗洪抢险故事等党的故事不胜枚举,“朱德的扁担”“半条棉被”“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等革命故事不可胜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利用好红色资源,充分发挥好烈士纪念馆、革命事迹博物馆、红色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优势,让广大青年领悟新中国来之不易、和平年代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引领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怀。
飞瀑之下,必有深潭。红色资源里面蕴含着深邃的红色精神,要增强红色资源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关键在于不断创新红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其一,要用好校园课堂主阵地,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把本地红色资源引入到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把红色故事编写进教材,把红色故事讲充分,把道理讲明白。其二,要将红色资源与青少年实践活动相融合,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研学活动,组织青少年观看红色影视、祭扫烈士墓、朗诵革命诗词、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让革命伟人的精神成为鞭策广大青少年学习进步的动力。其三,要坚持创新 “老少互动”方式,请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进社区进学校为青少年讲授专题课,引导青少年在今昔对比、家乡巨变中,感受党的伟大与光荣,激励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涵养真挚的爱党爱国情感,使其立志勤学、成才报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