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积分”系统让乡村治理如虎添翼,图为朱湛雄(右)为村民兑换积分礼品。肇庆联通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通讯员 莫丽
“咱们朱书记好样的!到村不到一年,就为村里装上了‘智慧大脑’,办成了好几件实事,大家都很感谢他。”在封开县罗董镇大洞村,一提起朱书记,村民们纷纷称赞。这位朱书记就是大洞村驻村第一书记朱湛雄。
2021年7月,有着15年党龄的朱湛雄被肇庆联通选派到罗董镇,成为乡村振兴驻镇扶村工作队的一员。凭着自身专业优势,他帮助搭建数字乡村平台和积分应用小程序,以“智慧基因”赋能乡村振兴。
到罗董镇后,几经调研,朱湛雄发现当地数字化建设底子较薄,导致基层党组织管理“三难”,即支部党建信息获取难、党员日志管理难、党员学习难。农村“三务”公开有“三痛”,即模式落后、流于形式和监管缺乏抓手。因此,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步伐,发挥信息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成为了朱湛雄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大量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朱湛雄与镇村干部、公司同事交流探讨,最终选择运用联通数字乡村平台系统解决痛点、堵点。在肇庆联通的牵头帮助和资金帮扶下,依托联通数字乡村平台的“沃视通”,大洞村实施“互联网+智慧党建”全新模式,利用平台直播形式,定期开展主题党日、线上党课、选举投票、农务培训等,打造党员教育培训、干群交流线上平台,让党员、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学习,缩短了干群与基层党组织的距离。
现在,大洞村装上了“智慧大脑”。外出的党员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可随时随地远程接入视频会议,参加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实现同步发言、“面对面”沟通、远程投票、会议记录等,实现“离村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的基层党员管理愿望,解决了乡村基层党建难题。
乡村数字化建设不止于此。今年3月,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疫情防控当前,如何让防疫信息及时传到群众中去?朱湛雄凭着敏锐的技术触觉,马上想到了可应用信息化手段。于是,经向公司汇报,他快速敲定使用“基层智通知”群呼防疫系统。该系统提高了基层疫情防控通知和调查效率。罗董镇凭着这个“智慧喇叭”,实现了迅速呼叫超过4000多起,大幅提升了呼叫效能,为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人居环境整治上,数字化系统同样大有可为。以往,村里经常可见到屋前屋后柴草乱堆放,垃圾随便扔,禽畜放养粪便多,环境卫生较差。光靠镇村干部劝导整治,保洁员清扫维持村中环境,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才能长久守护美丽乡村。为解决这个难题,朱湛雄又一次想到了数字技术。
今年4月底,朱湛雄引入中国联通沃视通党建智联小程序积分支撑系统。以家庭为单位,村民主动参与“门前三包”、禽畜圈养、建设“四小院”、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积分项目,并将照片上传至系统,就可拿到5至200分的相应积分,累积到一定积分后就能兑换实用礼品。目前已经有170多户家庭在该系统上注册使用,每月新增近6000积分。“智慧积分”管理让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使村民自治行为由“村里事”变成“家里事”,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乡风随处可见。
从技术工程师变成了扎根基层的乡村干部,“数字惠农,智慧兴村”是朱湛雄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接下来我还要带领大伙,将大洞村‘智慧积分’乡村管理经验向全镇推广,激发村民自觉参与疫情防控、森林防火、撂荒地整治等工作的热情。”朱湛雄眼神坚定,眼前的乡村“智慧”之路宽广延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