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 峰
近日,不少市民发现,在端州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里多了一个特殊窗口——“办不成事”快速反应窗口,专治涉税费事项中的“疑难杂症”。据了解,截至8月11日,“办不成事”快速反应窗口已受理并现场办结2项业务。(8 月13日《西江日报》)
由于政策变动、诉求特殊、涉及跨部门业务等原因,仍有少量涉税费事项难以一次性办结,为此,端州区税务局设立“办不成事”快速反应窗口。 “办不成事”快速反应窗口主要受理包括:材料欠缺、系统故障等原因造成办不了的;因政策规定、各部门审批环节中的办理程序等造成很难办的;因肇庆市范围内跨所属行政区或行政职能部门等原因办不成的等业务。
端州区税务局设立“办不成事” 反映窗口,敢于直面难题,传递出一种真诚办事、用心服务的工作态度与作风。把办不成的事办成了,问题再难不让群众作难,不正是为民服务的真谛吗?这项旨在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群众、企业满意度的创新性服务举措,畅通了群众、企业反映问题的渠道,也有利于收集民情民意,进一步健全完善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机制。显然,端州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办不成事”受理窗口的设立,让群众诉求有了表达的合理渠道,同时各职能部门能够联动配合,共同为“办好一件事”发力,值得推崇。
客观地说,经过多年“放管服” 改革,各地政务服务窗口大多规范运行,绝大多数办事者都能少跑腿、办成事,改革成效有目共睹。但也要看到,总有一些办事者所办的事项因为历史原因、政策调整、社会变化等,处理起来相当棘手,一时半会难以解决。尽管 “办不成事”可能只是少数甚至极少数,但把办不成的事办成了,其意义就不小了。所以,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不仅能为办事群众提供疑难问题咨询服务,还让群众心里有了底:普通窗口办不成的事,还有“办不成事”窗口兜底。可以说,设“办不成事窗口”,其实质上是在用特殊的服务形式倒逼政务服务质量及效能提升,也是提升办事效能的工作方法。
毋庸置疑,建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府,是民之所盼,也是政之所向。各级政府努力完善政务服务旨在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其实质是及时回应民生期待。同样,深化“放管服”改革绝不能止步于既有成绩,要有针对性地分类施策,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必须站在企业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唯有各级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将“办不成的事”当成 “自己的事”,并想方设法转变为“办得成的事”,才能够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
另外,相关部门应逐步总结经验,梳理共性问题,通过完善制度、创新机制等,真正优化环境、改进服务,最终让“办不成事”窗口不但办成事,还要尽可能让群众少遇到“办不成的事”。总之,持续改进的政务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这是政府部门应有的责任担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