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黄瑛居)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创新。记者近日从封开县获悉,该县创新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服务“三农”模式,构筑农业融资平台,有效发挥金融杠杆效应,3年新增1亿资金以缓解“三农”融资难题。
据介绍,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广大农业经营者及经营主体的一大难题,不解决好这个难题,农业产业就谈不上兴旺,乡村振兴就会受到影响。封开县瞄准“三农”工作的难点,聚焦农业产业的痛处,组织指导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印发了《封开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方案》《封开县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由县财政安排资金成立风险补偿基金及融资贴息资金,为封开县域内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者及经营主体提供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并对贷款实行全额贴息,让金融活水更快流入农业产业,推动农业规范化、集约化、效益化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是封开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邮储、农行和农商三家银行,通过‘政银’模式创新开发的一项支持农业发展的信贷创新。”封开县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卢云娇告诉记者,按照要求,该项目由县财政提供1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存入三家银行作为担保,三家经办银行则发挥金融杠杆效应,以风险补偿基金放大10倍的额度进行专项贷款投放,预计3年内能新增涉农类贷款1亿元,为封开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范围广、申请易、成本低’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贴息贷款最大的亮点。”卢云娇说,按照政策的规范要求,符合条件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业种养殖大户、涉农经营的个体经营者,均可申请。
“我在农业银行用申请了70万元的贷款用于扩大杏花鸡养殖规模,是否符合条件?”“我需要申请一笔资金用于扩建厂房采购制茶设备,贷款需要不需要抵押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县的农业经营主体在获悉这一扶持政策后纷纷向涉及的3家银行咨询,在得知贷款符合条件要求后都非常兴奋。“太及时了,犹如久旱田地逢甘霖,对今后杏花白马茶产业发展如虎添翼。”封开县白马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汉钊表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解决了新农人融资难的问题,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贴息项目则解决了融资贵的难题。
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封开县支行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0多名涉农类客户提出了专项贷款申请,金额达500多万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