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通讯员 柳红梅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深化实施“1+1+9”工作部署,强调要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近日,肇庆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梁戈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就要深刻认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科技局将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区和创新产业重要承载地”为总思路,全面聚焦提升科技创新载体、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四大重点工作,全力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要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做强关键链条提升创新整体效能,抓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契机推进人才强省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梁戈飞认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我市正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强主体、筑平台、健体系、优环境方面上下功夫,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梁戈飞表示,接下来将全面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坚持“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高科技赋能、高效能管理”,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全面构建“大科技”工作格局,聚焦提升科技创新载体、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四大重点工作,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区和创新产业重要承载地,为肇庆加快实现“两个定位”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一是狠抓高企培育,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落实挂点联系、台账管理、一线走访等工作机制,落实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研发投入财政补助等政策,引导企业提升研发强度,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企认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遴选推动一批领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升级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200家。
二是狠抓载体提升,筑牢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推动肇庆国家高新区和西江、金利省级高新区提质发展,发挥园区创新引领作用,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创新资源。加快推动西江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风华高科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组建省新型电子元器件创新中心。引导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培育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
三是狠抓成果转化,强化产业科技赋能。围绕我市“主导+特色”产业需求,组织实施省科技专项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及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乡村振兴、社会民生专项,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社会民生。
四是狠抓环境优化,激发创新创业内生活力。《肇庆市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即将出台,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载体、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扶持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形成政策组合拳。深入实施“西江人才计划”,2022年力争新招引西江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项目20个。深化科技金融结合,加快出台肇庆市科技信贷风险损失准备金池管理办法,鼓励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深化科研经费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