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图为各族群 众在参加拔河比赛。 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通讯员 邓智荣 徐槿
下帅壮族瑶族乡(以下简称下帅乡)位于怀集县西北部,距县城57公里,北与清远连山县和广西贺州接壤,是壮、瑶、汉三个民族的集结地,是广东省7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也是肇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不同的民族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但民族的交融和血脉相连,擎画出了新时代的民族团结新画卷。
怀集下帅乡的壮族、瑶族和汉族三族大团结,生活方式融合趋同,但在民族语言、服饰、传统习俗和重大节日上,则各自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每当重大节日,壮族、瑶族就会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表演传统民间舞蹈进行庆祝,别有一番风味。
“三个民族都过春节,但壮族、瑶族独特的过年方式和汉族有很大的差别。”说起三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差异,下帅乡竹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谭天乐娓娓道来,壮族春节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土话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粽子(土话叫包口瓬),扫房梁,制作糍粑、米花糖、糯米饼等新年食品。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压年饭”,迎新春。大年初一不访亲友,初二后方能走亲访友,女儿女婿回娘家,相互拜年,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春节才算结束。春节期间,壮族人民还开展山歌赛、跳舞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瑶族春节习俗在每年农历腊月十五后,瑶家就让孩子们吹牛角,敲铜锣,表示迎接新年的到来。同时,各家准备过年的用品,添置新衣、鞋袜。杀猪宰牛酿酒,把肉类串吊于火炉塘上熏烤加工。除夕杀鸡、磨豆腐、炸三角糍粑,并敬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年初二后,走亲访友。青年则组织牛角队、铜锣队、长鼓队等,到圩镇作“迎春”娱乐。汉人友好地包“利市”,备黄酒接待,谓“迎春接福”。过了年初六,喜气洋洋的新年活动才算正式结束。
此外,壮族过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诞,瑶族过七月十三、十四、十五,连续三天过节,汉族则过七月十三、十四。“壮族人过节就邀请瑶族和汉族人作客,汉族人过端午节就邀请瑶族、壮族人过来作客,融合度比较高。”谭天乐说,三个民族的人们居住呈“集中+混居”式,三个民族早已是团结的一家人。
以壮瑶牛文化为主题打造的牛仙谷景区,每逢节假日,人气十足。景区内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游客们三五成群在山林之间沐浴着天然氧吧。正在景区特产店里挑选“手信”的广州游客周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是在朋友介绍过来,这几天玩得很开心,这里除了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特色的民族风情,这里还有不少有趣的玩乐体验。
下帅牛仙谷景区、壮瑶红酒坊、民族团结广场、风雨桥等“打卡点”,集民族歌舞表演、特产购物、休闲旅游居住及餐饮娱乐等特色旅游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