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蕉(左)的个头比一般香蕉大很多。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比普通香蕉大1至2倍,胡萝卜素含量高出150倍,保存期更长,蒸、炒、炸、烤皆可,还能当婴儿辅食、果昔。它就是由广东省农科院经过近20年科技攻关,如今在鼎湖区沙浦镇试种成功并开始推广的美食蕉。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沙浦的美食蕉种植基地了解情况。
目前,我国香蕉品种主要用于鲜食,不适宜加工。香蕉鲜果售价不稳定,影响了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这个问题,国家香蕉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体首席专家、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易干军研究员带领香蕉遗传改良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近20年的科技攻关,成功选育出具粮食与加工用途的美食蕉系列新品种,并以此为基础研发了一系列加工产品,有效延长了香蕉产业链。这对我国香蕉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省农科院在位于鼎湖沙浦的市农科所试验基地试种美食蕉 20多亩,结果非常理想。“亩产可达七八千斤,比普通香蕉高出1000多斤。”肇庆市农科所农艺师李霜霜负责美食蕉的种植、管护和收成。在她看来,美食蕉的种植和普通香蕉一样,技术难度并不大。
记者在试验基地看到,美食蕉的蕉树高达6米左右,比普通蕉树高出约1米。此时,绝大部分美食蕉已经收割完毕,仅剩“尾蕉”,但仍让记者大开眼界。只见一根根又粗又长的美食蕉悬挂着,个头比市场上的普通香蕉大很多。“美食蕉一般每根重0.8至1斤,最大的达2斤,而一般香蕉每根重0.4斤左右。”李霜霜说。
美食蕉不是当水果吃,其主要功能是当粮食,通过蒸、炸、炒、烤,可以制作成家庭美食。“它可以像甘薯、土豆一样走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市场潜力十分巨大。”肇庆市农科所所长钟春燕介绍,美食蕉的抗病能力强,营养丰富,保存期比普通香蕉长数倍,“剥皮后真空放冰箱保存,可长达半年。而普通香蕉不足 20天。延长保存期的好处是可以加工出更多种类的美食。在目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预制菜市场里,它有望成为其中一款预制菜美食。”
记者从蕉树上摘下一根成熟的美食蕉,当场品尝了一下,味道很涩,像没成熟的香蕉,口感并不好。 “通过烹饪才能真正体现它的味道来。”李霜霜笑着说。
在基地的简易饭堂,李霜霜将一根美食蕉剥皮后,切成片放入碟子,再放到锅里蒸,10多分钟后取出。记者发现,出锅后的美食蕉,由原来的浅粉色变成了金黄色,泛着诱人的光泽。入口品尝,感觉其已完全软化,有点像煮熟的糯米口感,味道清甜又略带点酸,和生吃时的味道形成很大的反差。
据了解,美食蕉可加工成香蕉粉、香蕉片、香蕉果酱、婴幼辅食、代餐食品、蕉蓉月饼(年糕)、香蕉白酒等,丰富了食品种类,可填补我国香蕉粮食和加工用途品种的空白,未来有望推动形成较大的香蕉加工产业集群,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加上其可以部分替代粮食,有望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