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江风景秀丽。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西江日报讯(记者 王永强)在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后,封开县进一步加快了创建贺江省际廊道国家4A级景区的建设步伐,使得这片岭南古都大地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目前,该景区及景区串连起的镇(街道)、村(社区)、景点已累计获得了国家和省级以上荣誉15项。
为推动乡村振兴,2018年广东省提出在省际边界地区打造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封开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是其中一条,也是珠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的一条省际廊道示范带,贺江省际廊道景区正处于其核心区域。
据介绍,封开县在做好景区风貌提升和历史文化挖掘的同时,着重做好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两大产业板块的建设,沿线区域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自然资源优势,培育数个现代特色产业项目,包括竹荪基地、食用菌基地、丑番薯种植体验基地、杏花鸡产业基地和兰花产业带动示范基地等。
江口街道台洞村位于景区的重要节点位置,台洞村“山、水、田、园、林、湖、湾、岛”等地貌形态丰富,广东省首批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封开贺江奇景生态游贯穿全村,村内乡风文明、自然环境优美,竹林树木繁多,沿江竹洲小道、贺江第一湾景观等堪称世外桃源。
2021年,江口街道台洞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大洲镇东畔村也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
“九曲十八弯,处处是美景”是封开贺江省际廊道景区的一大特色,也是封开全域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封开之美,美在底蕴。封开之殷,根在乡村。
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景区内的大洲镇是“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表演产品,包括“五马巡城舞”“麒麟白马舞”“采茶戏”“封开山歌”等。
沿着贺江前行,记者来到大洲镇大洲社区的足食村,足食村原本是一个发展滞后的自然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足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新一轮的规划建设中,封开县充分利用创建贺江省际廊道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契机,将这里着力打造成精品民宿示范点,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封开贺江省际廊道景区依托自然山水及人文底蕴,实现旅游资源和民宿休闲的无缝对接。不仅打造了风水间生态精品民宿,还引进广信美廊贺江别苑民宿项目,以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点,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封开县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大洲镇的东畔村,有着连片的传统古民居建筑,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天然景点之一,每年都能吸引一大批游客、网红前来打卡留影。
漫步于整个景区,欣赏着“九曲十八弯,一弯一美景”的大美贺江的同时,记者不由得感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创建给封开县农村、农业、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该县从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旅游振兴入手,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以路为廊、以水为链”,串点连线、以线带片,把水陆交通、江河水道沿线造成风景如画的贺江省际廊道景区,使这片岭南古都大地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重现潇贺古道的繁华,打造美丽廊道,封开县实施一大批生态、产业、文化等各类乡村振兴项目,通过山水林田湖路综合整治,打造一批具有美丽庭院、乡村小公园、小花园、小果园、湿地公园的美丽宜居、特色精品村。
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党建牢基、辐射带动、旅游休闲等,贺江省际廊道景区不仅展示了一幅历史文化传承画卷,而且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大发展的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