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超坚(右)向防返贫监测户亲属了解患者手术恢复情况。西江日报通讯员 黄瑛居 摄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黄瑛居
“李阿婆,您的眼睛康复得顺利吗?”“宾书记,我们村64亩的撂荒地复耕复种水稻项目进展如何?”自去年7月份以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审部副科长、封开县长岗镇前庄村委驻村第一书记钟超坚扎根基层一线,依靠党建引领,用医疗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脚上有泥 心中有底
驻村工作伊始,面对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钟超坚在镇干部带领下深入到长岗镇的14个村(居)实地走访村务,他沉下心来扎根基层、深入掌握村情民意。特别是在驻村的前庄村委会,他逐家逐户地走访村民,经常到田间地头和村民沟通,以此拉近和村民之间的距离。
“脚上有泥,心中才有底。”前庄村下辖10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即使一天走访一个地方,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经过细致调研,钟超坚掌握了前庄村委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对村民迫切需要产业项目致富的想法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为了前庄村委会的长久发展,他与党支部书记宾潇勇及村“两委”干部一起,拓展思路、创新工作,共同制定了前庄村委会的乡村振兴规划。特别是在对前庄村委的区位、生态、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他更是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反复与村委磋商,从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出发,最终与编制团队确定本村乡村振兴十五年规划意见,并纳入镇域规划。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在县、镇党委的帮助下,钟超坚积极对接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对前庄村委的农作物种植、家禽家畜养殖的现状、历史、产量、规模等把脉问计,确立了大力发展油粟种植、加工以及撂荒地复耕复种优质水稻的产业项目。目前,长岗镇第一批2万株的油栗苗圃已建成;撂荒地流转复耕复种优质水稻的产业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中。
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
党建引领“融进去”,基层治理才能“活起来”。钟超坚以抓好党建工作促进乡村治理,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重点工作。如不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商讨村内重大事务,充分听取民意;成立前庄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等。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不少村民对于家禽圈养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在镇委、村委的坚定支持下,钟超坚和宾潇勇召集了村中的党员、干部,向他们传达、宣讲上级的文件、政策,首先解开党员、干部的心中疙瘩。
在他的宣传发动下,党员林薇薇、宾金石不仅带头协助村民将家里的家禽圈养起来,而且还前往上屋垌、岭头儿自然村协助村民搭建围栏圈养家禽。家禽圈养工作完成后,钟超坚又与党员宾金石到六圩自然村帮助村民搬运乱堆乱放的石块、树干等杂物,清拆危旧房屋。在搬运过程中钟超坚不小心扭伤了腰,但他仍咬牙坚持,直到完成全部整治后才到医院检查诊治。
去年年底,前庄村委会开展补短板项目建设,钟超坚与村委党员干部们定期巡查施工一线,监督工程质量、督促工程进展,协调施工队施工需要,经常衣服上也都沾满了灰尘和汗渍。在施工过程中,他得知67岁的古畔自然村五保户钱海清家门前有一段8米长的路段尚未硬底化,给其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他积极协调,最终在工程完工前解决了这个“小问题”。
“解决的是小问题,换得的是大民心。”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纷纷竖着大拇指点赞:钟书记是党派来帮助村委发展建设的好干部。
医疗帮扶 送医下乡
在驻村工作中,钟超坚发现不少村民要么患有疾病不愿诊治,要么是普通的病情宁愿前往市、县大医院排队也不愿意在镇卫生院初诊。他意识到,虽然近年来镇级卫生院的诊疗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仍不足以满足村民的需求。
于是,他大力争取到帮扶单位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的支持,积极协助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封开分院帮扶提升长岗镇卫生院的诊疗水平、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等,并多次组织专家到长岗镇开展义诊活动。
去年11月份,肇庆市卫健局出台了《肇庆市卫生健康局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卫生健康帮扶工作的方案》后,他以此为契机,推动整合长岗镇各单位力量,围绕农村职业病监管、卫生镇村创建、提高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开展卫生健康帮扶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水平。
去年12月份,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封开分院派出驻该院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疗、护理专家到长岗镇卫生院开展义诊帮扶活动。钟超坚当即动员了前庄村防返贫监测户李阿婆前往检查眼疾、胃病。之后,又亲自带队将李阿婆送到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封开分院办理住院,完成胃息肉手术切除。2022年4月份,他又再次接送李阿婆免费完成眼胬肉切除手术,另外一只眼胬肉的切除手术也将于近期完成,李阿婆的眼疾和胃病终于得到有效治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