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吴映霖 特约记者 黎洪锋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我们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豪情满怀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近日,四会市委书记李伟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四会将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牢牢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省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1+1+9”工作部署,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继往开来、乘势而上,确保省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在四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四会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抓好政治建设,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同时把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动员四会全市各级各部门抓紧部署专题传达学习,大力宣传省党代会的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将省党代会精神传达到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会将实施新一轮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强化作风效能建设,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并紧紧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九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抓好产业强市、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部署推进相关工作,确保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四会落地有声。
四会作为肇庆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过去五年成绩令人振奋:两度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李伟忠表示,四会接下来将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紧扣省委的新定位、新目标,充分发挥四会在交通区位、工业基础、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坚持在追赶发展中迅速提升实力,在协调发展中全面补齐短板,全面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湾区制造强县。
产业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省党代会报告提到要“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为主抓手,推动产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四会将坚持产业强市、项目为王、园区为母、企业第一,积极对接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紧扣“4+4”产业领域,集中资源力量打造“1511”现代产业体系,把四会打造成肇庆制造业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力争“十四五”中期地区生产总值超500亿元。
同时,强化平台发展联动,紧抓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重要发展机遇,举全四会之力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四会片区建设,奋力打造千亿产业集聚区。力促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等园区提质升级,加快推动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三期)扩园工作,全力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级产业园,加快建设铜产业科技园等特色产业集聚平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度嵌入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持续抓紧抓好产业招商落地核心任务。
在科技创新方面,四会将以深化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为抓手,发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力争年内实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总量要在180家以上,并全力扶持飞南资源、同宇新材料等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围绕省党代会报告中“要突出优势互补、双向拓展,完善动力传导体系,探索完善区域合作新模式”,李伟忠表示,四会将聚焦城市建设高品质,积极打造现代化古邑名城。一方面坚持“向东看、向东赶”发展路径,推进四会—高新区组团发展,加快形成产城融合、强强联合的发展局面。另一方面巩固提升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以玉器产业为牵引,促进餐饮住宿、文化娱乐、金融商贸、旅游康养等城市经济业态繁荣发展,倾力打造“全国玉器之都”,并持续开展创文常态化管理。
此外,报告还提到“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县域高质量发展工程”,四会将进一步探索推进大沙镇改市区改革,以大沙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推进新型城镇化。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四会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农业产业万亩”工程,高标准抓好花卉、名优水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创建,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全力抓好四会兰花“12221”市场体系建设十项重点工作,推动打响“四会兰花”知名度。同时,依托省国资委整县帮扶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契机,加快四会古邑绥江碧道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努力把示范带建设成为大湾区的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地,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和样板。
在民生保障方面,四会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并常态化推进民心工程、惠民实事,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社会保障、更优质的教育、更高品质的卫生健康服务、更美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四会、平安四会,把四会打造成为“善治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