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大玉口镇官滩村义务村 长林阳光(右)和志愿者在清理村中 杂草。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通讯员 莫世忠 范奔 侯晓彤
清澈的贺江如玉带般,蜿蜒流经封开县大玉口镇。这个人口约1.8万人的乡镇,地处封开县西北部,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接壤。今年以来,该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户轮值+义务村长”行动,奏响人居环境整治“和谐曲”,跑出美丽乡村建设“加速度”,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设立红黑榜制定激励机制
“二伯,你家的鸡怎么不圈养起来?看这路上都是鸡粪……我们村这个月的‘流动红旗’又没咯!”“三婶,有空收拾一下门前的柴嘞,零零散散的,影响村容村貌。”……
在大玉口镇的村庄小道,随时可听到义务村长发出的吆喝声和劝说声。他们号召全村自觉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做好禽畜圈养,维护水体清澈,争当“整洁家园、人人爱护”的主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关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今年1月,大玉口镇制定“农户轮值+义务村长”长效激励机制方案,对象为镇辖区86个自然村132个村民小组。方案规定,每村每月推选1名村民轮值充当义务村长,镇里每月对义务村长进行考核。考核小组由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交叉巡查村村干部组成。
记者了解到,义务村长每天一次巡村,监督各农户落实“门前三包”,协助村“两委”干部督促保洁员做好保洁、清运垃圾,不定期排查整治违建、旱厕、泥砖房、乱搭乱建等现象,动员村民禽畜圈养,每月组织开展义务大扫除。
各村委会每月张榜公布一次辖内各自然村评比结果,并建立红黑榜。村子达到一定分数的,轮值农户可获得资金奖励。每季度还进行一次“美丽之家”评选,授予荣誉牌匾和生活用品奖励。同一行政村每个月考核结果中,80%以上村小组达到优秀水平,可获得“流动红旗”和村庄保洁经费奖励。
而为了更好地落实“农户轮值+义务村长”长效激励机制,大玉口镇多次召开镇班子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举办动员会、培训会、推进会等专题工作会议,全体镇村干部深入一线,确保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严格考核确保措施落到实处
机制有了,行动也有了,那效果如何?为检验第一季度“农户轮值+义务村长”活动成效,4月21日,由驻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交叉巡查村村干部共20人组成的“人居环境整治巡查别动队”分成10个小组,参照市、县考核巡查“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现场评分、照片留痕”模式,对全镇132个村民小组进行实地巡查。
考核小组针对“破旧泥砖房、乱堆乱放、禽畜散养、黑臭水体、乱搭乱建、积存垃圾”等问题,在各村清拆后的闲置地块、农户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展开拉网式的检查,看得认真,查得仔细,检得到位。
第一季度的考核成果显示,全镇共有80个自然村达到优秀水平,其中4个行政村有80%的自然村达到优秀,被评为优秀行政村,列入人居环境整治红榜。在考核反馈会上,优秀村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经验分享,评比结果最差的村,由村党支部书记作表态发言并会后整改。
共建共享守护美好家园
如今,走在大玉口镇的乡间村落里,一条条村道整洁平坦,一排排村居焕然一新,田野乡间处处皆可流连驻足。
经过深入实践,大玉口镇的群众心中早已认可了这套机制。官滩村义务村长林阳光开心地对记者说:“村容村貌比以前好多了。看到那么干净的村子,大家都不忍心破坏,自觉性提高了不少。”
“以前只有上级领导检查时,不少村民才会临时拿起扫把‘抱佛脚’。现在可不同了,我们村民轮流值日。自己家里、屋前屋后干净了,做得好还能得奖励,这个方法肯定是好的!”群星村委会加枧村的义务村长莫品庆说道。
大玉口镇表示,开展“农户轮值+义务村长”行动后,广大村民从“要我参与”转变成“我要参与”,从以前的“政府干,群众看”,变成了“政府群众齐心协力加油干”,这充分调动了基层百姓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黄马甲”“绿马褂”“红袖章”“小红帽”时常会出现在各村道、公共广场,他们是村民也是美丽家园的践行者、守护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