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黄瑛居
“每年夏至前后采摘益智子,而这段时间正是相对农闲时期,不会耽误农时。”“益智子种植条件要求不高,比较适合农村留守人员。”5月16日,记者在封开县罗董镇思念村委会新丰自然村采访时看到,这里的田间地头、林荫小道、竹林树间到处都种满了益智子,村民靠此项目户均年收入增加1万多元。
罗董镇思念村党支部书记黎锦南介绍,村里的益智子种植始于上世纪70年代,是当年的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前往海南参观学习时,得知当地有一种名为益智子的药材。于是引种试种到村里,经过50余年的改良推广,村民们完全掌握了其种植技术,如今已经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
“目前思念村益智子种植片区以新丰自然村的一、二、三队,罗床、双味自然村为主,分布在新丰水库和朝阳水库周边林地。300亩以上连片种植的有5个种植点,附近村民零散种植的也达数百亩。”黎锦南告诉记者,2021年全村累计种植面积达3000亩,种植农户达350多户,仅此项收入就达40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这350户种植益智子的农户中,除了新丰自然村的61户村民外,其余多数都是最近几年才参与进来的。由于益智子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加之管护宽松,收获时又避开了农忙时节,近年来在思念村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成为村民致富奔康的好项目之一。
黎柳帆是思念村委会双味自然村人,也是思念村委会副主任。她家种有15亩益智子,去年产量达6000多公斤,年创收约1.5万元。思念村委会新丰自然村种植大户卢礼和则种植了25亩益智子,去年产量达1万公斤,创收约2.5万元。
“我们种植益智子都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收入都很稳定。”两人告诉记者,他们每年夏至前后就和家人上山采摘益智子,这样不仅节约了雇佣村民的人力成本,而且还可以籍此管护一下益智子和林木的生长情况,一举两得。
“益智子一般种植在树林或竹林下,包括树空之间都可以种植,除了第一年播种或植苗外,以后每年均是自动出苗,第三年就可收获。”封开县罗董镇益思益智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袁银娇告诉记者,益智子鲜果每亩产量在400公斤左右,鲜品市场价格常年稳定在2.5元/公斤左右,比较适合留守家庭以及50—60岁的人员种植。
目前,益智子种植业已经成为思念村村民经济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村民们依靠益智子产业纷纷盖起来了小楼房、添置了家具,甚至购置了小汽车,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在销售渠道方面,由于益智子具有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等功用,可用于治脾胃(或肾)虚寒所致的腹泻、腹痛以及食欲不振等病症,深受市场欢迎。每到采摘季节,来自两广地区的南药收购商纷纷上门争购。
“思念村的益智子产业已形成市场牵动合作社、合作社连接农户的良好格局,由原来主要供应广西南宁、玉林等市场转为供应佛山、广州等珠三角主要市场。”封开县罗董镇人大副主席、驻村镇干部陈棣林表示,近年来,罗董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思念村益智子种植产业项目,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和扶持思念村发展林下经济,2020年思念村还获得了“肇庆市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称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