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启动建设,同时肇庆预制菜产业联盟、原材料供应商联盟揭牌成立,标志着“肇字号”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也为壮大肇庆“4+4”产业集群注入了新动能。
发展预制菜产业,肇庆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坚实的产业基础,这几年积极抢抓预制菜产业政策机遇期和发展窗口期,通过政策引领、企业引育、示范引领,呈现出从小到大、由散到聚的良好发展态势。当前,预制菜行业迎来群雄逐鹿万亿蓝海时代,抢占先机,系统谋划,打造预制菜产业的城市新名片,肇庆正当其时。
建好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是做大预制菜产业的重要载体。按照“八大中心”和“六大功能区”的总体规划,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发展路径,优化布局,强化配套,加快引入各类优质项目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园区集约发展上狠下功夫,加快打造成为大湾区预制菜产业“第一园”。
没有强大的肇庆预制菜知名企业,就没有强大的“肇字号”预制菜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方面要育龙头,我市现有“中央厨房”各类预制菜企业26家、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50家,当下而言,既要引进头部企业示范带动,也要扶持现有企业勇当“链主”,同时进一步强化“链式思维”,强链补链延链,促进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占据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高端。另一方面要育“苗圃”,此次肇庆打出“预制菜产业联盟、原材料供应商联盟”等组合拳,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身到预制菜的产业浪潮中,要广泛开展精准招商、上门追商活动,千方百计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推动企业在肇庆落地成势、形成葡萄串效应。
发展预制菜产业,关键要抓牢消费者需求这个“牛鼻子”,只有吃透需求、把握需求、迎合需求,不断破解盲点、堵点、痛点,才能使供给侧和需求侧更加匹配。换句话讲,以特色积累优势,正是产业创新的强大驱动力。所以说,要一手抓新业态升级,有效整合产业链和产供销体系,促进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催生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商机,打造一批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一手抓新技术应用,采用新工艺,运用新设备,开发新产品,对生产设施、流程及服务等提标提质,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要集聚一批国内外技术前沿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一流的营商环境、良好的产业生态是预制菜发展的基础。无论是设立广东省内首支地方政府发起的预制菜产业基金,或是对预制菜产业人才给予多重保障,还是组建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肇庆使出“十八般武艺”。聚焦预制菜产业的全生命周期,既要在政策研发、金融服务、保险保障、平台建设上当好“店小二”,也要在名菜名品研发、知识产权保护上提供“头等舱”服务,还要在制定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系列标准、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上做足“扶上马”文章,助力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肇庆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一着不让培育新品牌、开启新赛道,定能推动预制菜产业更精、更优、更强,全面提升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致力打造大湾区预制菜产业“第一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