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研判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分析我市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上半年经济走势,研究解决我市经济运行面临的短板问题,全面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高要金利“3·27”疫情等重重困难和挑战,全市上下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狠抓项目落地,全市一季度经济发展呈现出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重点项目有效拉动投资增长、线上线下招商协同发力、大型产业集聚区加快破局起势等良好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平稳,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成绩来之不易。同时,受内外部环境超预期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市稳增长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研判和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产业强市、项目为王、园区为母、企业第一,始终保持慢不得、坐不住、等不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付出更多更为艰巨的努力,集中力量打好二季度经济攻坚战,全力推动全年任务上半年大头落地,为肇庆加快实现“两个定位”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抓经济、抓产业,关键要抓项目,要坚持内促外引、双管齐下,不断强化经济建设“项目为王”。要在项目谋划上下功夫,提前储备一批有质量有前景的优质项目,条件成熟一批就启动建设一批,确保二季度形成更多新的落地项目,实现更多新的投资增量。要在项目招引上下功夫,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综合运用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云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推动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尽快竣工、竣工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力促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扩大有效投资。要在增资扩产项目上下功夫,持续加力实施企业增资扩产专项行动,大力扶持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大力实施上市公司“肇星”计划,鼓励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要在基础设施项目上下功夫,持续加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专项行动,统筹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环保、信息、科技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在农业产业项目上下功夫,大力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一业一策”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是孕育和承载产业的“母体”,要更加积极有为建设产业园区。举全市之力推动集聚区建设,集中精力加快“2+5”起步区建设,高水平推进规划编制、土地收储、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等工作,推动形成热火朝天的开发建设局面。加快构建“一县一园一主业”发展布局,西北板块各县要集中精力建设一个核心园区、打造一个以上特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打好产业特色牌。加快推进园区提质增效,适当超前投资建设园区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处理等基础设施。推动园区绿色发展,加快推动产业园区节能降耗,努力建设绿色低碳园区。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要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在营商环境上攻坚突破,按照“巩固、补短、借鉴、创新”的原则,在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建设、项目审批、城市信用体系等关键领域补齐短板、持续创新,推动营商环境走在全省第一方阵。在服务企业上用心用情,不折不扣兑现上级政策和本地扶持措施,建立健全常态化党政企沟通机制,做到“肇庆服务、天天进步”。在要素保障上持续加力,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地、招工等要素难题,解决企业增资扩产、融资上市、落地投产等瓶颈制约。
经济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持续转作风、优服务、创一流、求实效,提高抓经济工作的作风和能力。要提升经济工作能力水平,加强对经济、规划、产业、园区、金融、管理、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努力成为抓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要重视抓好财税工作,不断提升新时代财税工作水平,充分发挥财税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保障和服务作用。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坚决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确保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非常之时,必须扛起非常之责,展现非常之为。让我们坚持稳字当头不动摇,咬定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信心、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全力推动全年任务上半年大头落地,全力确保防住疫情、稳住经济、安全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