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封开都平石砚山茶飘香村民致富路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春光明媚,清明前后正是采茶的好时节。近日,在封开县都平镇高浪村委会大湴尾自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忙着上山采摘石砚山茶。这种茶叶经过制作后最高可卖到4400元/公斤,不少村民因此实现了增收致富。

茶农陈海芳(左)采摘石砚山茶。 西江日报通讯员 黄瑛居 摄

茶农陈海芳(左)采摘石砚山茶。西江日报通讯员 黄瑛居 摄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黄瑛居

春光明媚,清明前后正是采茶的好时节。近日,在封开县都平镇高浪村委会大湴尾自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忙着上山采摘石砚山茶。这种茶叶经过制作后最高可卖到4400元/公斤,不少村民因此实现了增收致富。

“天还没亮就要冒着晨露上山采摘,为了保证山茶的品质,摘回来要立即用箥箕晾开,还要当天就制作成成品。这也是石砚山茶区别于其他茶叶品种的特殊之处。”今年52岁的陈海芳是一名种植石砚山茶的能手,他从小就和爷爷、父亲一起上山采茶,对这种茶叶的制作过程了然于胸。

“石砚山茶一直闻名于两广,但由于以前种植茶叶的区域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导致无法扩大种植规模,产出的茶叶也只能在熟人朋友圈中流通。”高浪村委会党支部委员容焕生告诉记者,这种茶叶入口清新香醇。

2019年高浪村委会铺设了水泥路后,石砚山茶逐渐为人所知,尤其是广西梧州市的不少茶商到高浪村实地考察后,对常年生长在云雾缭绕、从不施化肥农药的原生态高山茶非常青睐,开始大量收购。

记者了解到,石砚山茶如今的价位较高,几乎对标了一线高端茶叶。其中春茶、秋茶最高可以卖到1000元/公斤,茶谷(一种芽尖茶)最贵可以卖到4400元/公斤,村民种植一亩的茶树,年收入就可以增加2万多元。

陈海芳如今用心经营着祖父辈传下来的一亩山茶树,去年靠此一项就增加收入2万多元,今年他已经着手扩大种植规模,计划再多种一亩的山茶树。

和陈海芳一样,大湴尾自然村的三十多户村民平均每户种植了一亩左右的石砚山茶。现在他们都有扩种的想法,但又担心种植规模扩大后,产量增加导致价格下滑,村委会将这个想法向镇委镇政府、驻镇工作队等进行了汇报,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茶叶收购商也承诺不会压价收购。

目前,县镇两级党委政府正在积极支持相关企业申请注册“石砚山茶”的商标,申领生产许可证等相关手续,并开始着手做好保护石砚山茶品质与提升知名度的工作,将其培育成一个新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

“我们靠种植石砚山茶走出了一条幸福之路。”容焕生说,目前高浪村委会共有287户村民种植石砚山茶,面积达70亩,今年底前种植规模可实现翻一番。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