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封开县第六产业农业有限公司 无渣竹芋打响“肇芋”新品牌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伍幸辉所说的“样品”,是该公司种植的无渣竹芋。竹芋的形状像竹笋,但体形较细小,属于竹芋科观叶植物,其根茎富含淀粉,可作焖、炒烹制,也可提取淀粉。由于大部分竹芋吃起来有渣,影响了口感,而伍幸辉所极力推荐的这款优质竹芋品种,则为无渣。

新鲜无渣竹芋。 受访者供图

新鲜无渣竹芋。受访者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他们连样品都不放过,全抢走了。”3月17日上午,记者在封开县江口街道励志新村采访时,封开县第六产业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伍幸辉哭笑不得地说道。

伍幸辉所说的“样品”,是该公司种植的无渣竹芋。竹芋的形状像竹笋,但体形较细小,属于竹芋科观叶植物,其根茎富含淀粉,可作焖、炒烹制,也可提取淀粉。由于大部分竹芋吃起来有渣,影响了口感,而伍幸辉所极力推荐的这款优质竹芋品种,则为无渣。

“四年前,中山扶贫组在杏花镇三礼村种植10亩无渣竹芋,为了更好地发展该项目,助力脱贫攻坚,中山扶贫组‘无渣竹’项目有意寻找致富带头人。”有着丰富电商经验的伍幸辉尝试着将挖好的竹芋放到网上销售,不料很快就卖完。抱着尝试的念头,他接手种植。

此前,伍幸辉一直在浙江等地从事电商生意,没有任何种植经验。近年,他目睹家乡的巨大变化,创业前景广阔,商机无限,于2017年回到老家创业,同年11月成立了封开县第六产业农业有限公司。他创建的“封味购”农村电商平台,主要为家乡直播带货当地特色农产品,如杏花鸡、土鸡蛋、竹荪、麒麟李等,由于业绩斐然,在电商销售方面获得省、市多个殊荣。

接手竹芋种植的第二年,伍幸辉将种植面积扩大至40亩。在收获季节,他将直播开到了田间地头,让网友目睹无渣竹芋的采挖过程。他还在田间设置了灶具,现场做起竹芋美食,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欲。“很多网友纷纷下单,销量比想象中还好。”伍幸辉说,客户来自五湖四海,最远快递至北京和黑龙江。

尝到甜头后,伍幸辉再次扩大种植面积,如今已达60多亩,同时联农带农种植260多亩,他负责收购或帮助种植户线上销售。据了解,竹芋亩产约1700多公斤,仅卖新鲜竹芋每亩收益约4500元,如果再经过深加工,亩产值可增至1.70万多元。

为了让商品多样化,伍幸辉将竹芋加工成“无渣竹芋干粉”“无渣竹芋宽粉”等,更便于保存。伍幸辉现场做了一碗宽粉让记者品尝。其味道与普通米粉无异,区别在于有嚼劲,弹性足,吃起来更爽口。而加工成干粉的竹芋,由于容易消化,更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新鲜竹芋可烹煮的菜式也丰富,如竹芋猪肉饼、竹芋焖羊肉、竹芋猪骨粥、竹芋排骨汤等。

据了解,竹芋的种植一般在每年的4月初,收获期在当年的12月左右。具有商业头脑的伍幸辉,利用近年来封开贺江碧道画廊景区不断开发扩大的契机,选择在旅游热点的励志新村设置其中一个产品推广点,除了展示无渣竹芋外,还有当地特产如腐竹、百香果、蜂蜜等。

“新鲜无渣竹芋成了展销品中的香饽饽。我留了小部分样品,不料食客出高价也要买走,拦也拦不住。”伍幸辉说,目前只剩干粉和宽粉了。

记者采访时,伍幸辉刚从杏花镇种植基地赶回来。“采挖的时候,我们专程在地里保留了芋种,现在已经长出小芽,清明节前后就可以移植了。”他介绍,目前采用轮种的方式,30亩种植竹芋,另外30亩种玉米等作物。“轮作有利于土壤中的养分均衡消耗,还有利于减轻与作物伴生的病虫等危害。”

为了保护地域品牌,去年,伍幸辉将公司种植生产的竹芋更名为“肇芋”,“目前在广东规模种植和生产竹芋的,只有封开县杏花镇。打响品牌后,即便外地引种,也要让他们知道,这是来自肇庆的产品。”他说。

对于未来的计划,伍幸辉已有打算。“我的目标是在杏花镇打造3000亩无渣竹竽种植基地,并建成加工厂。”他说,目前正在物色厂房用地,但有一定困难,希望政府部门协助解决。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