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甘婉怡 通讯员 黄小凤
新年开新局,实干再出发。近日,四会市提出,2022年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切实保障和发展民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力建设肇庆善治之区。
为民办实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改善民生方面,四会提出新一年要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坚决兜牢兜好基本民生底线,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面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实现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全覆盖。要建成四会首家县级敬老院,健全县镇村三级养老体系,大力做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农村电商”等培训工作,实施职业技能培训两千人次以上,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要做稳做好就业工作,不断强化政策支撑和要素保障,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六千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四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加快实施世茂云泮等配套幼儿园建设,确保保利和悦江山小区幼儿园年内投入使用;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推动翡翠学校、九龙湾小学等项目建设,确保南江工业园学校等年内投入使用,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1680个。
在卫生健康方面,四会提出要毫不动摇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全面强化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四会人员落地排查管控;充分利用省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帮扶平台,持续优化四会市医疗资源配置,年内完成四会市人民医院新院住院楼项目建设,加快创建为三级医院,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贯彻落实三孩政策,与时俱进完善托育服务体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四会市提出,要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绘就四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图景;要从严从细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组织开展“回头看”行动,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要实施空气质量全面提升行动,进一步严格工业企业排放监管、扬尘污染综合整治、秸秆露天焚烧管制,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0%以上。
四会还要持续推进水质监管工作常态化,全面落实“一河一策”准则与“河长制”工作责任,大力做好绥江河、漫水河、青莲渠及大兴排渠整治工作,保持绥江五马岗断面等3个省考及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面推进城区截污管网工程建设,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实现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40%以上;加快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优化建设,实现村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源头控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安全。要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全面落实“林长制”各项工作部署,形成体系完善、责任到人、齐抓共管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体系;完善广东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努力将湿地公园打造成河流湿地典范。
建设善治之区切实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为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四会将紧盯“善治之区”建设目标,系统推进“县级统筹+镇街试点建设”治理格局,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深入开展基层治理,复制推广石狗镇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试点改革良好经验,建设村级社会治理共同体;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大力完善大普法工作格局;不断健全完善多元解纷体系,积极宣传推广一站式诉讼服务站,深化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切实为基层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
在安全监管方面,四会要大力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抓好食品药品监管,保持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高压态势。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聚焦燃气、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此外,四会还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强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不断将“全民反诈工程”引向深入;健全完善“扫黑除恶”6个机制,常态化开展专项斗争,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四会。要巩固加强党管武装、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强化金融领域风险防控,坚决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