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会引金融活水助农业经营主体扩产增收。图为黄田镇的蔬菜种植基地。 西江日报通讯员 刘孝坤 摄
西江日报讯(记者 甘婉怡 特约记者 黎洪锋)近日,四会市罗源镇不少种养农户在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帮助下申请到贷款,解决融资问题,实现了扩产增收,大大提升农户经济收入。
农业是立国之本,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四会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大力开展“党建+金融+担保+信用”新模式,有效帮助四会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扎扎实实地把扶持“三农”发展相关金融政策落到实处。
该市积极争取省级政策性担保平台支持,发挥担保等金融工具支农作用,全力推动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业务落地见效。经过努力,四会成功引入全省唯一专注从事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省级政策性担保平台——广东省农担公司,通过派出专人专班,设立专门账户,重点关注适度规模经营户农业信贷担保贷款贴息、保费补助、风险分担或代偿补偿等方面,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和金融服务力度,加快建立政府农担业务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共同推动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开展,持续提升国家政策性农业担保贷款的普惠性和便利性及覆盖面。
据统计,2021年以来,四会新增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营主体30%以上,涉农贷款余额173.75亿元,同比增长10.16%,涉农贷款占比39.87%,在保项目510笔余额达1.5亿元,资金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为有效降低农户和农企的融资成本,四会推出专门为扶持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而设立的“振兴贷”。该贷款利率只有4%,是一种纯信用无抵押的普惠助农贷款,由当地政府运用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对10万元以内的“振兴贷”进行全额贴息,各涉农银行还能依托各种科技赋能手段提供上门金融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提供的再贷款支持,为法人银行发放“振兴贷”提供更多低成本资金支持。
四会还联手金融机构探索乡村振兴贴息贷款,以缓解小农户“贷款难、贷款贵、放款慢”问题。在四会市罗源镇推行期间,该政策不仅帮助广大农户实现种养业扩产增收,还撬动了“撂荒地”复耕复种,培育了一批农村经营主体,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