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陆志锋 通讯员 肇交宣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全力推动城市空间优化和品质提升,统筹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内联外通“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市党代会对未来交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站在新征程上,肇庆市的交通工作将怎样开展?将有哪些具体工作举措?近日,记者采访了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鸿志。
李鸿志表示,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这既是建设“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内在要求,又是肇庆人民的发展愿望。市交通运输局将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把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脉络和先导工程,充分发挥先行引领、率先突破作用,以“五个着力”助推“四个振兴”,以交通为依托打开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品位。
一要着力打造内联外通的交通格局。未来五年,将坚定不移地“向东看、向东赶”,全面融入大湾区快速交通网,推动广湛、珠肇高铁建成通车,力争深南、柳广铁路、肇顺南城际动工建设,深度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快构建“六横六纵”的高速公路网,推动肇明高速一期建成通车,广昆高速扩建、惠肇高速、佛肇云高速动工建设,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30公里,总里程超900公里。服务大型产业集聚区的交通路网基本建成,金利大道、大旺大道、东进大道三期建成通车,加快新区至高新区、端州至机场、高要至高明、金利至富湾等快速通道项目建设。服务县域经济的干线路网更加通畅,重点推进国道G355线广宁城区段、国道G321封开城区段和德庆城区段、G358怀集城区段改扩建工程,进一步畅通市域内部交通循环。
二要着力建设大湾区西江内河航运枢纽中心。借助西江“黄金水道”优势,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推进肇庆港建设,推动肇庆新区新基湾、高要金利、封开长岗、德庆九市、德庆悦城等7个码头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开港,将肇庆港尽快打造成为亿吨大港。扶持重点水运企业做大做强,协调加大对我市水运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金融信贷、船员培训、资金补贴等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中集、润庆等龙头水运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临港产业集聚发展,会同相关地区和部门谋划一批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临港产业基地,实现以港兴城、以港促产,港产城融合发展。
三要着力建设支撑乡村振兴的“四好农村路”。积极推进通建制村公路“单改双”(单车道改双车道)工程建设,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推动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注重管好护好农村公路,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以“路长制”促进“路长治”,打造“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强化县级物流中心、乡镇农村配送站、农村货运网点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建设,继续推进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打通乡村振兴“快车道”。
四要着力构建高品质交通出行服务体系。依托我市辖区已建成的高铁、城轨等轨道交通线路,继续协调争取加密优化肇庆往返深圳、广州、佛山、珠海等地的高铁城轨班次,全面提升我市轨道交通出行的通达度和便利度。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一江两岸五区”公共交通一体化,构建“跨区间、区内间、镇村间”三级公交网络。抓好春运等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的交通运输保障,强化保安全、保畅通、优服务各项工作,不断增强群众交通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五要着力推动交通运输绿色智能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积极引导推动大宗货物通过水路、铁路运输,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抓好港口船舶领域污染防治,在2022年底前完成20艘船舶LNG动力改造基础上,继续鼓励现有适改的119艘船舶进行改造,建成并投入运营3-4座LNG加注站。提升绿色出行比例,推进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应用,未来五年将全市新能源出租车占比提高至80%,新能源公交车占比保持100%。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