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市“身边好人”陈达扬 3720小时铺就八年志愿服务路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8年志愿服务时长达3720个小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年志愿服务200多天,2021年至今志愿服务200多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就是2021年度肇庆“身边好人”陈达扬。

陈达扬(右)坚守抗疫一线。 受访者供图

陈达扬(右)坚守抗疫一线。 受访者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8年志愿服务时长达3720个小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年志愿服务200多天,2021年至今志愿服务200多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就是2021年度肇庆“身边好人”陈达扬。

今年57岁的陈达扬是怀集县公路事务中心幸福公路养护站站长。2013年,陈达扬受朋友邀请,到乡村学校参加志愿活动。期间,志愿者们给孩子们送上慰问品,还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看到孩子们对外界充满渴望的眼神,陈达扬觉得志愿活动非常有意义,于是加入了怀集县心连心义工团,从此踏上了志愿服务之路。

作为一名志愿者,陈达扬在做好本职工作后,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每周下乡探访需要帮助的人,积极参加心连心组织的各项助学扶困活动,义务为有困难的家庭提供水电、门窗的维修和安装,屋前屋后安全隐患排查以及卫生指引等服务。

每次活动需要义工时,陈达扬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尽己所能毫无怨言。他的无私奉献和热心肠,感染和带动了更多的热心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事业。大家都尊称他为“达叔”,义工们提起“达叔”,无不对他竖起大拇指称赞。

“怀集县各乡镇我基本都跑遍了。”陈达扬说,他下乡走访过很多家庭,有一户让他印象特别深刻。2016年,在怀集县蓝钟镇走访时,他了解到有一户七口之家,父亲因故去世,5个小孩由母亲抚养,最小的刚出生一个多月,最大的才上二年级。一家人挤在用木棚搭建的棚屋里,生活十分困难。

在义工团的发动和帮扶下,不到半个月,大家筹集到十几万元的爱心款,为这家人建起了两层楼,让他们住上安全屋、爱心屋。多年来,在义工团的帮助下,十几户贫困家庭建起了爱心屋,3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了定期帮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达扬利用下班时间,连续217天带领着心连心的志愿者坚守抗疫一线,经常值班到晚上10点才回家。2021年4月至今,他带领心连心的志愿者到疫苗接种点,协助医护人员帮群众接种疫苗,维持秩序、引导测温、扫粤康码、向群众讲解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等。期间,陈达扬还发动义工协助公安部门,参与“全民反诈”宣传活动。

参与志愿服务8年多,陈达扬的志愿服务时长达3720个小时,从一名普通义工到副团长,他感到身上的责任变重了。“做志愿者肯定累,但那些帮扶的人心里惦记着你,能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陈达扬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