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肇庆生产基地利用屋顶建设的光伏项目于11月25日正式并网发电。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西江日报讯(记者 陈洁)在小鹏汽车肇庆生产基地,顶楼变成“车间”,连片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亮,汇聚“绿电”为生产线送去动能。日前,以小鹏为代表的肇庆企业开始积极加“绿电”,通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小鹏汽车肇庆生产基地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已于11月25日正式并网发电,小鹏汽车在官网介绍,项目装机容量20.735兆瓦,预计年均发电量2133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超过6500吨燃煤,减少超过1.7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后肇庆基地30%生产用电将由“绿电”替代,能源结构得到优化。根据小鹏汽车此前公布的首份ESG报告,该公司将长期布局碳中和政策、树立碳中和形象、全面梳理碳足迹、全生命周期碳减排及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多项措施。该公司将积极推进智能汽车产业链节能减排,其中一个重点即降低生产环节的碳排放。
在肇庆高新区,山鹰纸业的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为配合生产,12月15日,其分布式光伏项目已正式动工。该项目建设方(国能)肇庆热电有限公司(下称肇庆国电)透露,该项目规划装机容量8.8兆瓦,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约810万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项目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24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400吨、二氧化硫排放约55吨、氮氧化物约18吨、粉尘约48吨。
山鹰分布式光伏项目是肇庆国电向新能源发展的一个代表项目。电力行业是中国碳减排的重点行业,传统电厂如何转型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1月30日,国能肇庆电厂二期2×400MW(F)级燃气热电联产项目推进活动在肇庆高新区举行。肇庆国电董事长陈震接受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结合二期项目建设,依托肇庆高新区积极拓展热力市场,开发集中供冷、压缩空气供应、中水利用、光伏发电、污泥掺烧及电力用户智能用电管理等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打造肇庆高新区综合能源供应商和智慧能源站示范基地。
不仅新建项目要“加绿”,记者了解到,部分本地企业积极推动建设“绿电”项目,这些企业属传统产能,而且是用能大户,在当前政策下,亟待降低能耗,提升效率。有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家政策大力鼓励企业转向“绿电”,对企业而言有几重利好,首先使用“绿电”不受火电制约,可有效保障生产,其次“绿电”可享受电价折扣优惠,可以降低成本,对于出口产品而言,“绿电”更是一张通行证,因此开展“绿电”建设势在必行。
记者从市发改局了解到,肇庆已印发相关方案,鼓励各县(市、区)及功能区抓准抓实全市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争取更大能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