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碧娟家庭。受访者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乐祺
彭碧娟家庭是一个平凡、幸福的家庭,家庭成员有公婆、丈夫、儿女共6人,2020年被评为“肇庆市文明家庭”。这个家庭崇尚文明、积极进取,夫妻恩爱、互相信任、热心助人。他们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用互敬互爱诠释了文明家庭的意义。
彭碧娟是肇庆高新区将军岗社区一名工作人员,她的家公和家婆已经退休了,但勤劳的家公退休不退岗,在老家找了一份保安工作,发挥余热。家婆身体不太好,一直跟家公在老家一起生活。周末和节假日,他们经常带着儿女回去看望老人。作为父母,夫妻俩从小就教导儿女要尊敬长辈。每次回老家,都会陪爷爷奶奶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2015年,彭碧娟由于妊娠高血压,怀孕才31周就不得不生产,小宝宝需进保温箱。新生命的降临,令全家人都十分开心。但因为妊娠高血压导致视网膜脱落,彭碧娟暂时性失明了。在一家人不离不弃的陪伴下,彭碧娟积极面对,通过两个月的治疗,视力渐渐恢复。小宝宝经过医院的治疗后,也健康地回到父母的身边。
2020年大年初二,彭碧娟夫妻在粤东老家过年时,分别接到肇庆高新区街道社区防控疫情的紧急命令。为了解决后顾之忧,他们果断把5岁大的儿子和1岁半的女儿留在老家,从年初三开始一起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疫情防控期间,彭碧娟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的后勤保障工作。社区的疫情防控需要收集的信息量庞大,仅靠居委会工作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统计完毕。为解决这个问题,彭碧娟借鉴辖区二维码登记的成功经验,充分运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熟悉软件操作的优势,和几个同事一起设计电子信息化方式来登记信息,推广使用。
通过二维码登记,工作人员能及时登记信息,并在程序后台显示汇总。“以前人工台账录入,一个工作人员一天才能录十几人,现在用二维码录入返肇人员,一小时内到社区登记信息,马上就可以电脑汇总,一天能录四十多人,基本上保证了每日返肇人员信息当天全部登记完毕,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减轻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负担,也减少了社区工作人员在登记时的交叉接触。”她表示,面对有些不会操作的老人,志愿者还可以用自己的手机帮他们录入信息,实现了全覆盖、无遗漏。
彭碧娟的丈夫彭春宝在疫情防控期间,主要负责宣传、值班、报表统计等工作,协助做好物资收发、送餐等后勤保障工作。疫情初期,天寒地冻,为了解决值守工作人员保暖问题,他主动向区民政部门申请帐篷10顶,棉被12张,棉衣56件,及时送到社区值守一线工作人员手上。他还和同事一起煲姜茶送到卡口,尽自己的一份力,给卡口的值守人员送去温暖。当单位要求24小时值守时,他又主动站出来说:“我小孩回老家了,单位的女同事上夜班不方便,我可以值夜班。”夫妻两人虽然在同一屋檐下,但有时候深夜回家,另一方还在单位加班,而第二天天刚亮,双方又要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中,见面交谈的机会甚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面前,他们是亲密爱人,同时也是共同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战友,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之家”的担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