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省际廊道齐创建 和睦共处促发展——怀集县粤桂省际“睦邻廊道”社会综治成果显著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怀集县岗坪镇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交界接壤,国道G355、松柏河贯穿两镇三村辖区,边界涉及怀集太原村、维安村和贺州爱群村,覆盖人口3271户13574人。历年以来,两地群众往来频繁,常因山地纠纷、农田水利灌溉、住宅用地等问题产生矛盾,难以化解,影响了两地社会和谐稳定。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袁煦颖 邓明奇

冬日的岗坪,天空蔚蓝,阳光正好。近日,记者走访怀集县岗坪镇太原村,深入了解两地三村创建粤桂省际“睦邻廊道”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情况。

怀集县岗坪镇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交界接壤,国道G355、松柏河贯穿两镇三村辖区,边界涉及怀集太原村、维安村和贺州爱群村,覆盖人口3271户13574人。历年以来,两地群众往来频繁,常因山地纠纷、农田水利灌溉、住宅用地等问题产生矛盾,难以化解,影响了两地社会和谐稳定。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怀集县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依托,联合广西贺州八步区全力推进粤桂省际“睦邻廊道”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打造粤桂交界共建共治共管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切实维护粤桂交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党建引领 高效化解跨省矛盾纠纷

“怀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省际两地三村‘睦邻廊道’项目建设,拨款110万元资金,完善了太原村、维安村两个党群服务中心设备设施,并支持三村成立了粤桂省际太原·维安·爱群联合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共同管理跨省村际事务。”太原村党总支部书记郭志富说道。

在省际联合党支部基础上,三个村签订了《跨省村际党建联席会议协议》,建立健全议事流程、工作职责、队伍管理等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深入研究解决涉及两地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疫情防控等问题。同时,经常性举办联谊会、专题学习会、主题党日、粤桂线(肇庆段)平安边界创建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互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现省际基层治理共商共解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每年正月初三,两镇三村的群众都会举办迎春篮球比赛,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色彩,也增进了两地群众之间的感情。”郭志富表示,联合党支部还多次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并慰问两地的老党员、困难党员及群众,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共治共管 建立省际和睦联防机制

“以前到了农忙用水时节,我们时常会因为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和爱群村的村民发生争执吵架,但现在不会了,只要两地的村民有矛盾,两边的村干部就会立即介入调解、处理,矛盾也很快得到解决。”太原村村民郭辰生说这番话时,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神情。

在跨省村际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太原村党总支部牵头,发动在家党员成立联防联控巡防队,联合爱群村开展两省接壤处的交通治安巡防,及时疏导交通阻塞,处置各种突发事件。

“我们在村里的主要道路卡口、公众场所、两地村标交界节点等关键位置加装了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对省际廊道动态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郭志富介绍,三个村分为12个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采取“1+2+N”模式,即1名督导员、2名网格员和N名群众组成网格力量,负责片区群众信息采集,处理群众反映诉求,反馈治安稳定问题。

两镇三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基础好的村级理事会成员还自发组建纠纷联合调解队,主动承担跨省村际矛盾纠纷调解等职责,当好基层稳定的“润滑剂”,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并带头示范引导两地群众和睦相处。

近两年,两镇三村成功化解了省际山地纠纷、农田水利灌溉、住宅用地、交通安全等各类矛盾纠纷6宗,省际基层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共建共享 推动省际边界协同发展

在太原村的两广交界处,放眼望去道路宽阔整洁、标识清晰明了,两侧植被协调美观、田地阡陌连片,村内房屋也是错落有致,文体广场、健身广场、卫生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在粤桂省际“睦邻廊道”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勾画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郭志富介绍,两镇三村利用跨省村际党建联席会议合作交流机制,对省际交通主干道周边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清理公路两旁的杂草、垃圾、杂物和违章建筑,并实施了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目前已累计种植4370株大红花、1460株黄金叶,安装198盏太阳能路灯,设置10座特色村标,一条整洁、美观、舒适的省际景观廊道正逐步成型。

同时,以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太原村、维安村还联合爱群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730多万元建成3个标准化公厕、新(扩)建6个休闲小公园和文体广场,完成了7个自然村的雨污分流工程,有效推动粤桂两镇三村美丽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提升两地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

谋划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带,也是怀集打造粤桂省际“睦邻廊道”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又一重要内容。太原村着眼于省域产业带发展,联合爱群村成立了产业合作协商队,实行“党员联系农户”制度,动员两地村民整合连片土地,流转给广东闽台农业公司建设省际农业产业种植基地,发展红宝石芭乐、莲雾等种植产业,进一步增强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增加两地群众收入。

“现在基地带动了怀集岗坪和广西灵峰两镇三村100多名群众就业,为每户村民每月带来收入2400-5000元,并辐射带动145户脱贫户、300余户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企业经营,获取土地租金和产业分红。”广东闽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继挺介绍,按照规划,企业将以基地为载体,打造集绿色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休闲旅游观光与采摘、农家乐于一体的1900多亩现代农业产业带,预计可为两村创造经济效益500万元,切实做到产业共建、成果共享。

接下来,怀集将继续加强两地沟通联系,以“省际廊道齐创建、和谐共处促发展”为目标,巩固提升粤桂省际“睦邻廊道”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成果,促进两地群众和谐和睦相处,为省际基层治理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新路径。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