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广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宁炮会)代表性传承人黄锦兴 延续花炮乡俗紧握乡情纽带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黄锦兴,广宁县排沙镇春水社区上带坑村人,今年64岁。自记事起跟随村内老者传承本村的炮会习俗,从花炮的制作,到炮会的流程,都能做到得心应手,是上带坑村大王庙炮会的主要组织策划者。

广宁排沙镇炮会盛况。 西江日报通讯员 江先梅 摄

广宁排沙镇炮会盛况。西江日报通讯员江先梅摄

西江日报记者夏紫怡

【人物档案】

黄锦兴,广宁县排沙镇春水社区上带坑村人,今年64岁。自记事起跟随村内老者传承本村的炮会习俗,从花炮的制作,到炮会的流程,都能做到得心应手,是上带坑村大王庙炮会的主要组织策划者。

借力花炮传递美好愿景

西江日报:炮会和燃鞭炮有关吧?

黄锦兴:是有一点关联,但也不仅仅如此。炮会又称烧花炮、抢花炮,整个活动过程由装炮、送炮、烧炮、抢炮、集体投标花炮等环节组成。

相传清朝初年,广宁县排沙镇邓氏始祖邓贵昌从清远迁入广宁,以开山种田为生。邓贵昌为人宽厚善良,品格高尚,备受乡亲赞颂。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南蛇村修建“邓爷庙”,同时举办炮会活动,并流传外延至今。

西江日报:炮会的环节如此丰富,哪一环节最有特色?

黄锦兴:我个人认为是装炮和抢炮。我们村里延续下来的花炮造型是由镜屏、大金花、炮圈等组成。镜屏固定在八仙桌上,镜屏顶端装饰着大金花,镜屏前端还挂有用红绸布缠着的铁圈,称为炮圈,点缀其间的是姜排、线排、红包、炮仔等祭祀物品。

村里添丁的人家都会拿出腰带,别在镜屏上,将美好的愿景通过花炮传送至各家各户。抢炮就更热闹了!村民们聚集一起,待炮圈下落时,人们就争抢花炮,抢到花炮的人,视为最幸运的人,众人会把他抬起来,欢呼雀跃,纷纷祝贺,此时的场景那可真是热闹非凡。

炮会鼎盛期催生小集市

西江日报:看你说得这么精彩,炮会的活动应该很受村民的喜爱。

黄锦兴:我记得炮会最鼎盛的时期,是要连续举行三天,方圆数十里的乡邻都会前来助兴,讨喜庆。来得人多了,炮会行经路上也挤满了小摊贩,或卖农产,或卖小食,人来人往,讨价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俨然一个小集市。炮会中场时间,村里会组织村民聚餐,大家团坐一起,共话桑麻,是增进村民感情、维系乡情的好时机。

西江日报:听你的话,炮会现在是不是没有以往这么热闹呢?

黄锦兴:的确,事实有点无奈。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村里常住人口如今只有200多人,要想举办一些热闹的活动,人力都不知往哪儿找。后来,我和村里的理事人员一起商讨,决定调整炮会的举行时间和缩短举行天数——举行时间由原来正月十三调整到正月初六,时间也缩短为一天。如此一来,村里的年轻人便可以在春节假期里参与到乡俗活动中,以飨他们的思乡之情。

担忧传统乡俗越发冷清

西江日报:作为非遗传承人,在炮会的传承上做了哪些工作?

黄锦兴:我如今生活在佛山,适逢节日都会返乡,但无奈年轻人纷纷在外,近几年炮会举行的氛围已远远不及从前般喧闹喜庆,我也不知从何下手,鼓励更多年轻人回来扛起这份延续乡情的风俗信仰。但我会尽己所能,将这一套满载美好寓意的民俗继续在上带坑村里上演。

西江日报:是否有尝试寻找当地文化部门来协助传承和推广炮会?

黄锦兴:2011年,当地的文化部门也曾来到村里进行普查,搜集整理炮会资料,建档立案,设立了数据库。后来,在建立完善档案的基础上,还围绕炮会的历史,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广宁研讨,进一步挖掘和保护炮会的历史价值。

我也时常向身边的佛山朋友宣传广宁的炮会风俗,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炮会,并扩大影响,达到越传越广的效果。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