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朱国南
7时30分,是封开县渔涝镇交通劝导员黎兆烈一天工作的开始。“大家骑摩托车一定要开慢点,要戴好安全头盔,注意避让行人!”“要牢记农用三轮车不能拉人!”“小朋友,坐在爸爸妈妈摩托车上也要记得戴好头盔哦!”……黎兆烈手持“大声公”不时喊话提醒,劝导文明交通。(10月19日《西江日报》)
黎兆烈是渔涝镇分管交通安全工作的副镇长,他针对乡镇农村交通安全状况,结合相关部门多方意见,将镇村干部编入交通劝导员队伍,安排在圩镇、农村等各重要路口进行交通安全劝导、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以及道路安全隐患排查,通过实行“排隐患、抓落实,勤劝导、纠违法”工作法,坚持源头治理、刚柔并举,使群众交通安全知识意识明显提高,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的现象大为减少,镇村公路道路安全得到更好保障。现在,渔涝镇的交通劝导员制度得到进一步推广,许许多多像黎兆烈这样的交通劝导员,正在各重要路口为群众出行安全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
因为部分乡镇群众的交通安全知识意识不强,摩托车司机及乘客不戴头盔、无证驾驶、超限超载、人货混运、农用车载人等违反交通安全规则的现象常有发生,未能得到很好整治。交通劝导员上岗护航,对这些存在问题的解决具有针对性,很大程度加强了乡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完善了农村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担负着将交通安全管理延伸到基层乡村道路的一个重要角色,在维护乡村的道路交通安全中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无小事,健康连小康。从全面建成小康到实现共同富裕,安全与健康都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镇村干部为主体的交通劝导员,能充分发挥“人熟、地熟、路况熟”的优势,在镇村重要道路路口站岗,不时喊话提醒群众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关顾群众出行“最先一百米”;经常巡查道路安全状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与交警部门一道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着力为维护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安全是群众出行的基本愿望,遵规守法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实施农村交通劝导员的做法,是一项创新性的交通安全防范措施,需要得到社会各方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和教育,形成强大舆论基础,营造知而笃行、互相提醒、彼此约束的社会氛围;广大群众特别是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心存侥幸心理的人,要增强交通法规观念,为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着想,自觉听从劝导,及时加以纠正。交通安全劝导员要以保障群众交通安全为己任,努力提高交通法规知识水平,依规秉公执纪,严格规范人、车交通行为,对违法犯规行为“零容忍”,为村民群众把好交通安全事故防范的笫一道关口。只要多方努力协作,交通劝导员这一强化镇村道路安全管理的好措施,就能发挥实效,为群众出行安全多提供一份有力保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