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鼎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金易宝制作技艺)传承人何永麟 醉心“金易宝”弘扬传统文化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何永麟,鼎湖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金易宝制作技艺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鼎湖区民间文艺协会副会长。其家族坚持传承易文化图腾—金易宝的制作技艺,作为第六代传承人,何永麟将制作技艺创新延伸到红木雕刻、金箔、陶瓷、砚石等材质,并在2009年10月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荣誉“山花奖”。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实习生 李浩言

何永麟尝试将金易宝和扇子结合创作。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何永麟尝试将金易宝和扇子结合创作。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人物档案】

何永麟,鼎湖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金易宝制作技艺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鼎湖区民间文艺协会副会长。其家族坚持传承易文化图腾—金易宝的制作技艺,作为第六代传承人,何永麟将制作技艺创新延伸到红木雕刻、金箔、陶瓷、砚石等材质,并在2009年10月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荣誉“山花奖”。

记者:许多市民对金易宝比较陌生,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它。

何永麟:简单来说,金易宝是《易经》哲学思想在民间的传播,是易文化的一种图腾。原件是通过特殊的排列形式和锦缎描字技艺,将《易经》哲学思想与周易美学、八卦图、太极图、河图、洛书及系辞等内容,浓缩记录在一幅锦缎上,形成精美的文化艺术品。作为家族传承的文化载体,它启发我们要修心开智,行善积德,所以我们把它叫做“金易宝”。

记者:金易宝为何会在你们家族持续传承呢?

何永麟:我们家族传承的金易宝,是1902年由姚天锡制作后,赠送易学大师少春,少春又将它传给当时在广州十三行的木工艺人何颂祥,就是我的曾祖父。以前质量上乘的锦缎,普通的富人也未必拥有,更何况上面还手写了那么多博大精深的内容,有12000多个字。我的曾祖父一直想将它通过木刻制作出来,也制定了“一物一图一设计”和12道工序,但是当时因为技术、战乱等原因,一直未能实现。

记者:金易宝的制作从锦缎延伸到红木有哪些故事?

何永麟:解放后,我父亲也曾将金易宝原件分段抄写到复印纸上,再刮纸复印制作出来一份复印件,但始终没办法通过木刻复制。2004年,我到广州参加一个收藏博览会,见到了很多书法家。当时想,能否找一位书法家再用锦缎帮我把它抄写出来呢?找了好多人,最后终于有一位答应尝试,但是要价50万元,我只好放弃。

回来后,我将原件扫描,再逐个字“挑”出来核对,用了三年半,才完成整幅金易宝的勘校,再按照祖传木雕技艺,尝试雕刻出来。像这样3米多长的一块匾额,现在技艺成熟,制作完成最少还要两个月。

记者:金易宝的内容布局看上去就像迷宫,为了破解它,您做了哪些努力?

何永麟:以前我们只知道它是弘扬《易经》思想,用来教导我们要诵读经典、传承传统文化的,但是这些图在《易经》里面是找不到的,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设置,到现在也没人知道。为了破解它,有好几年,我和父亲只要听说哪里有出名的易学专家、大学教授就赶去求教,去过北京、河南、深圳,拜访的人一看金易宝,都说它是宝贝,却没有一个人能将它解说出来。

2002年,肇庆学院教授王石天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研究,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找到了解读的“入口”,让我了解到它是融合了《易经》、孔子、老子等圣人的思想,但是它的10个图为什么要这样排列构图,还是没有破解。这些谜团,只能留给后人去解开了。

记者:现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去弘扬金易宝的积极思想?

何永麟:我们成立了工作室把金易宝产品化,制作成挂件、画轴、木雕、铜雕、壁挂、传统嫁妆盒等等,也融入了端砚制作中。我女儿也利用湘绣和刺绣创作金易宝新产品。通过我们的实体店和网店、跨境电商,推广和销售这些产品,得到了部分海外华人的喜爱。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