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知新
日前,肇庆市首个“线下窗口+线上平台”模式的融资(首贷)服务专窗在高要区行政服务中心启用,同时上线搭配试运行的企业融资服务“一站式”便捷通道“肇融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肇庆高质量发展。(8月18日《西江日报》)
融资(首贷)服务专窗设得好,不仅为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打开了新空间,而且为金融机构精准服务企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众所周知,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融资环境好,企业才能稳得住,产业才能发展得好,这对肇庆来讲至关重要。这几年,我市从产品、流程、机制创新入手,精准有力地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让更多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项目建设,有力地保障了经济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优化融资环境永远在路上,关键要从企业的所需所盼所求中找到发力点。一方面要顺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链、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尤其是对新基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要不惜工本;另一方面要策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既要短期解渴,更要长期支持,科学合理安排好融资投向、节奏、价格,持续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条通道。
以更优融资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离不开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借力创新,完善资源配置,丰富产品种类,就能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此,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和服务体系,针对性开展金融产品创新,精准化设计金融服务方案,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普惠性的金融品种,既要大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裂变扩张,也要补齐中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短板,加快实现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同时要围绕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坚持补短补软,多些雪中送炭,真正做到与实体经济共克时艰、互利共赢。
打造更优融资环境,擦亮金融服务品牌,肇庆一直在探索与实践。推行“肇融码”、融资(首贷)服务专窗等就是最好的例证,要进一步总结这些好做法、好经验,以提高效能为主线,深度推进“数字+金融服务”。当下而言,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既要摸准弄清企业的融资需求、贷款门类,也要通过数字赋能、信息共享,全力推动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实现“线上+线下”闭环服务,让“时间再省一点,成本再降一点”成为主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