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程绍德
8月22日,市长许晓雄专题调研垦造水田工作,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决策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垦造水田项目建设,以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效为肇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8月23日《西江日报》)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粮食生产和安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垦造水田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规范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要求的重大举措,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垦造水田不仅可以有效增加耕地数量,切实提升耕地质量,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还能保障耕地占补平衡,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生态资源环境。
2017年以来,广东大规模实施垦造水田,形成了“1+42”政策体系。据统计,截至2021年3月底,广东已完成水田垦造31万多亩,在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有力支撑了重大项目建设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为贯彻落实国家相关重大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耕地占补平衡要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前不久我省又出台了《广东省垦造水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提出到2023年全省至少完成垦造水田15万亩,并对推进广东新一轮垦造水田工作的工作原则、垦造模式及利益分配、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事项进行规定,全力推动新一轮垦造水田工作。
推动垦造水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使农田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更加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一个过程,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加速器。许晓雄此次专题调研垦造水田工作,实地查看垦造水田项目建设进展,听取全市垦造水田工作情况汇报,统筹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的就是敦促各地各部门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垦造水田工作,充分发挥垦造水田资源潜力,确保我市按时按质完成省下达的垦造水田任务。
城市快速发展,产业项目聚集用地需求激增,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不能动摇。要想实现和谐有序发展,首先必须通过大力推进垦造水田项目落实来破解耕地占补平衡难题,走出一条既补充优质耕地,又助力产业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垦造水田工作对于我市扛牢粮食安全重任以及推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大力度纵深推进垦造水田建设,为肇庆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