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知新
入伏后,肇庆迎来高温酷暑天气。当大家在空调房里躲避酷暑时,却始终有这样一群人坚守在岗位上,或头顶骄阳或挥汗如雨,他们为城市的美丽环境、万家灯火,市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以及大家的美食享用等忙碌着、奉献着。他们是交警、电力工人、园林工人、厨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着不凡的敬业奉献精神。(7月19日《西江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者,并指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尽管高温难捱,但为了经济社会发展,为了城市高效运转,像环卫工、交警、建筑工人、外卖小哥等一样,一大批劳动者仍然要坚守在户外工作岗位,默默奋战在车间一线,用奉献和汗水诠释着奋斗的意义。这个时候“高温关怀”不能缺位,“送清凉”就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一次次走访慰问,一句句暖心话语,一箱箱清凉用品……丝丝凉意入心田,点滴关爱都是情,让广大劳动者亲切感受到,肇庆是一座充满友爱的城市。
“送清凉”面向的是劳动者,既要关注本地职工,也应关心外来工;既要重视新职业劳动者,也要厚爱灵活用工者。在此基础上,面对职工不断升级的“清凉需求”,要坚持问需于民,读懂职工的急难愁盼,在关注身心健康的同时更重视精神愉悦,不仅要送上清凉饮料、防暑药品,而且要组织文化纳凉、露天电影等活动,通过制度保障和降温减负来纾解“情绪中暑”。
“送清凉”不只是政 府职能部门的事,更应汇聚更多的社会力量。这几年,肇庆积极创新载体,拓展内涵,越来越多的单位和志愿者加入到爱心队伍中,怀着感恩之心去关爱一线劳动者。“劳动者驿站”“清凉小屋”、免费茶歇点……一系列实笃笃的措施,体现了企业单位的责任担当,也是大爱城市的应有胸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正如冰心先生所言,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画好爱的同心圆,就能为一线劳动者尤其是户外工作者带去一片遮阴避暑的清凉。
面对高温“烤验”,在“送清凉”的同时,更应保障好一线劳动者的权益。诸如配置劳保防护用品、发放高温津贴、建设工地设置临时遮阳棚、给予充足的“午休时间”等,把这些“高温关怀”落到实处,既要从制度层面强化顶层设计,更要从执法角度加大劳动监察,让劳动者敢于维护自身权益。
高温“烧烤”模式持续,肇庆今年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热浪挑战。只要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始终,多一些制度保障、身边善举、细节温暖,就能为一线劳动者撑起“遮阳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