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封开早脆梨进入丰收期,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购买。 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盛夏时节,在封开县杏花镇华群兴农场早脆梨基地,清甜爽脆的早脆梨进入了丰收期。解开保护袋,一个个拳头般大的梨子,色泽金黄,香甜诱人。一批批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穿梭在果园里尽情采摘、购买。
相比普通砂梨,封开早脆梨提前了一个多月成熟,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250克,肉厚心细,汁多化渣,清甜爽脆,风味独特。作为种植示范场,华群兴农场早脆梨基地的梨子品质更胜一筹。基地负责人杜群连介绍:“平均单果重450克,最大的‘果王’有2.3斤。”
摘下一个早脆梨,咬上一口,清甜的汁水涌进嘴里,让人烦躁的暑气顿消了几分。正在基地采摘的市民陈女士试尝一口后,高兴地说:“梨子又香又甜又多汁水,很不错。”
据悉,封开早脆梨由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将台湾的青花梨与广东的砂梨杂交培育而成,继承了两者的优点。封开县在2006年开始引进试种,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平均亩产达1500—2500公斤,市场销售价格6—10元每公斤,亩产值最高可达25000元,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并且十分适宜山区山坡地种植。
近年来,在封开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通过农业部门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封开已推广种植早脆梨8500亩,是当地水果生产发展的一大主栽品种。今年,各种植场均迎来了大丰收,预计总产量达到5100吨,总产值2550万元。
总面积达到200亩的华群兴农场早脆梨基地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提升果树施肥、树形修剪、果实套袋等栽培技术,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包装销售的“五统一管理”,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种植出绿色健康、吃得放心的早脆梨。
而且,基地实行“农场+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精准科学管理,产量不断提高,目前进入盛产期。杜群连介绍:“今年的产量估计超过20万斤。”基地已经注册了“斑石牌”商标,以提高封开早脆梨的知名度,并先后获得“肇庆市示范性农场”“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等荣誉。
在打造示范样板的同时,自2018年以来,基地技术人员不断到周边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形成“传、帮、带”模式,把新技术、新经验传授给农户。在基地的不断辐射带动下,杏花镇新联村、渔涝镇戴村、连都镇长罗村等已有30多户农民种植了早脆梨。
在销售上,除了提供现场采摘,基地也大步“走出去”,联合农场、合作社、公司、农户抱团到深圳、广州、佛山、中山开拓市场。2020年基地产值超100多万元,带动农户销售达500多万元,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金黄的早脆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