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王沛君
据《西江日报》报道,自新冠疫苗接种开展以来,端州区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在临时接种点设立专场、上门接种、延长接种服务时间等多种方式,应对大型集体接种需求。近日,该区又增加了流动接种车,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接种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新冠肺炎的办法。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变化多端的疫情防控形势,加快疫苗接种速度,共筑全民免疫屏障刻不容缓。
然而,短时间大规模的接种需求和有限的接种能力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考验着城市管理者和医疗卫生部门的智慧和担当。便民流动接种车无疑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是最鲜艳的流动党旗。
便民流动接种车体现的是生命至上。新冠病毒,特别是变异病毒株具有传播力强、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病情发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讲究个人卫生,特别是接种疫苗等方式是有效的预防手段。据专家介绍,接种疫苗就是预防发病、预防重症,阻断疾病流行。便民流动接种车是疫苗资源接种方式的优化配置,实现接种资源和接种群体的有效衔接,可以加快疫苗的接种速度,让群众早日产生抗体,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保护,充分体现了生命至上的理念。
便民流动接种车诠释的是人民立场。短时间的大规模接种,需要考虑到场地安排、点位布局、时间设置、人员调配、现场管理等方方面面。便民流动接种车,可以根据人口分布、接种情况、特殊群体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轻装上阵,小而快,采用灵活的形式,上门提供优质接种服务。可以说,便民流动接种车的每次出动,都是党旗的迎风招展,都是党群密切关系的涓涓细流,把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和人民立场诠释得淋漓尽致。
便民流动接种车彰显的是责任担当。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主要业务部门的医疗卫生部门和医护工作者做了大量艰苦繁重的工作,承受了巨大的身心压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他们已经超负荷运转。然而,为了加快疫苗接种速度,尽快形成全民免疫,他们依然自加压力,迎难而上,不仅延长工作时间、增加人手,还主动创新工作方式,开通便民流动接种车,上门服务,最大限度提高接种速度,充分体现了医疗卫生部门和医护人员的责任担当,践行了初心使命,是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最生动、最鲜活的实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