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德庆首任县长徐儒华 为革命事业牺牲了五位亲人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革命英雄徐儒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置个人、家庭的安危于度外,全家11人相继加入革命队伍,牺牲了5人,但徐儒华义无反顾,率领德庆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消灭国民党反动武装、围剿负隅顽抗的地方土匪,为解放德庆全境作出了巨大贡献。

07b9b29d42de4ef8839c7a0e7be2cbdd_B_BASIC

徐儒华故居。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e03c1f2af4e542608c4e3032e499cc06_B_BASIC

徐儒华像。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特约记者 张水木 通讯员 李均阳 徐旭礼

革命英雄徐儒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置个人、家庭的安危于度外,全家11人相继加入革命队伍,牺牲了5人,但徐儒华义无反顾,率领德庆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消灭国民党反动武装、围剿负隅顽抗的地方土匪,为解放德庆全境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日,记者走进徐儒华故居,了解其革命事迹。解放前夕,徐儒华故居是地下党联络中心,1948年,被国民党烧毁,为纪念徐儒华的功绩,1993年得以重建。故居为两层建筑,现由其后人居住。厅堂上挂着两块大镜子,由于年岁久远,上面的字迹已经消失。“这两块大镜子是共产党人梁嘉题字赠予。”徐儒华的侄子徐晓朗说。

组织乡邻同心抗战

1910年,徐儒华出生在德庆县高良镇旺埠村的一个贫穷家庭;1935年秋考入中山大学。读书期间,因家穷,由族人凑钱供读。后因国难当头,民不聊生,徐儒华被迫缀学回乡务农。1938年5月,经梁嘉介绍,徐儒华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广州的抗日救亡运动。同年8月,徐儒华受党组织派遣,回德庆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徐晓朗告诉记者,徐儒华有威望,受族人爱戴,善于做统战工作,许多地主、乡民、民族资本家、国民党等人员,在他的组织动员下,为革命出钱出力,组织成立了青抗会、妇抗会等抗日团体,他还组织县城的爱国青年和学校师生成立“钢盾剧团”,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激发德庆人民的抗日斗志。此外,还在县城搭起了募捐台,发动市民捐钱、捐物,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援前线抗日。

研制武器打败日军

1944年9月,日军入侵,德庆沦陷。徐儒华从县城赶回旺埠村,召开三河支部会议,研究成立平和乡抗日政府,他任乡长,组建了一支抗日自卫中队,徐少雄任中队长,被统战过来的民族资本家梁楚臣,也组织了一支抗日自卫队,两支抗日自卫队联合抗击日寇。

1944年11月,日军300多人进犯高良罗阳村,徐儒华迅速组织抗日自卫队和民 兵共1000多人分两路夹击日寇。为应对敌人的先进武器,徐儒华研制出威力强大的土枪土炮,村民自发将自家的铁锅锤碎做成铁片,充当弹片,在军民同仇敌忾的抗击下,日军溃败。这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鼓舞德庆人民的抗日斗志,徐儒华也名扬全县。

斗争中5位亲人遭杀害

“革命是我的第一生命。”这是徐儒华常挂在嘴上的信念。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国民党的反动武装和负隅顽抗的地方土匪,徐儒华积极发动群众大力支援游击队、积极参军参战,还动员弟弟金华、玉华(镜泉)、少华和弟媳何丽清、谢焕清加入革命队伍,兄弟携手打敌人,妯娌分头送情报。

在徐儒华一家带领下,高良地区的群众踊跃捐款捐物、参军参战,三河游击队从30多人迅速增至300多人。徐儒华做了大量的统战工作,争取大批国民党地方要员投靠共产党,包括二区区长、大安、凤象等五位乡长、200多名保甲长,他们为武装起义部队筹粮30多万斤。

1948年2月28日,德庆人民成功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解放德庆的第一枪。起义部队在高良一举捣毁了旺埠、罗阳、高良三个国民党反动武装据点。1948年3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直扑高良,围攻起义部队。这过程中,徐儒华的侄子还未满月就牺牲,父亲徐秉容、母亲何三妹、弟弟徐金华、三弟媳谢焕不幸被捕,但他们宁死不屈,最终被残忍杀害。

徐儒华化悲痛为力量,继续率领部队转战在广、德、怀、封四县交界地带和高良的旺埠三河地区,开辟了三河革命根据地,与敌人展开斗争。他采取出奇制胜的作战方法,粉碎了敌人的多次重兵围剿,并壮大了军队的力量。1949年10月23日,徐儒华配合南下大军,率领部队解放了德庆。

解放后,徐儒华参加了人民政权的建设,成为德庆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